勃肯鞋品类爆发,勃肯公司却在德国申请鞋款版权失败,律师:抄袭是否侵权首先要有权利存在

发布时间:2025-10-20 22:50  浏览量:1

近日,“洞洞鞋下岗,勃肯鞋上岗”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在消费趋势从“精致疲劳”向“松弛感”转向的背景下,作为“洞洞鞋、勃肯鞋、雪地靴”人生定型三件套之一,值夏秋交际,勃肯鞋再度引发热潮。据潮新闻报道,杭州某鞋铺勃肯鞋一天出货上万双,日销百万。

勃肯(birkenstock)是一家成立于1774年的欧洲家族企业,以生产人体工学的鞋垫产品设计闻名,2021年被LVMH旗下私募基金L Catterton收购(当时估值约为40亿欧元),并于2023年10月份在纽交所敲钟上市。

勃肯产品 图源BIRKENSTOCK公司官网

BIRKENSTOCK的爆火带来了销量的增长,根据BIRKENSTOCK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报告,亚太地区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21%增长。而同样突出的是,在2024年天猫618期间,勃肯鞋销量同比暴增500%,同年天猫双11开卖期间,勃肯鞋品类成交同比增长近40%,“勃肯鞋”在淘宝天猫上已成为规模过十亿的品类赛道。

同时也带来了盗版的困扰,BIRKENSTOCK曾在IPO文件中的风险因素中明确指出,假冒及“受勃肯启发”的产品可能导致品牌稀释、损害市场份额。因此,BIRKENSTOCK一直在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假冒产品,尝试通过版权保护、外观设计权保护等方式保护自身品牌,甚至曾因为假货泛滥问题而全线退出亚马逊平台。

针对成为热潮的“勃肯鞋”赛道现象,北京市道可特(深圳)律师事务所数据与知识产权部陈裕敏律师告诉九派财经记者,目前常见的市场趋势是,一款产品火了之后会存在大量的设计抄袭者,但“是否有抄袭就一定会侵权”,首先要有权利存在。

例如,BIRKENSTOCK就曾在海外寻求版权保护,但遭遇受挫。据媒体报道,2025年2月20日德国卡尔斯鲁厄联邦法院裁定,勃肯鞋不属于“受版权保护的实用艺术作品”,使其更难打击互联网上大量“外观相似”的假冒产品。

陈裕敏律师表示,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文学、艺术及科学领域中产生的具备独创性的作品,这种作品是需要有一定艺术创造价值的。德国地区高级法院和德国最高院都驳回了“勃肯鞋”的版权保护诉求,理由是“传奇鞋床”的设计是出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设计的,具备功能性而非艺术美感性的产品,不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

她表示,商家侵权风险存在两类,从商标侵权领域,商品名称擅自使用BIRKENSTOCK注册商标都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从设计侵权角度,由于前述判决中此种设计不受版权法保护,而“勃肯鞋”(例如1963年问世的Madrid系列)即使申请了外观专利,也过了保护期限,因此,设计侵权的风险较低,但如果有商家抄袭“勃肯鞋”设计达到混淆程度,BIRKENSTOCK确实可以尝试从反法路径去维权。

上海央法(杭州)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何子安律师告诉九派财经记者,通常鞋服品牌选择维权手段的优先级是外观专利、其次版权保护,最后由不正当竞争兜底。

他介绍道,外观专利保护具体产品的外形和功能设计,一般只具有15年保护期限;版权保护的是具体的表达形式,但品牌方具体是否有版权并不以登记形式为准,而是交由法院审查判断,存在主观判断空间;不正当竞争针对混淆、虚假宣传等行为,但确定权利基础和取证都存在风险和困难,可能存在维权成本和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现象。

何子安律师表示,维权的前提要保证权利基础是确定的,因此品牌通常需要提前设计知识产权布局,比如品牌方在海外具有专利,但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也同样不受国内专利保护。

BIRKENSTOCK还需要面临商标淡化的风险。陈裕敏律师表示,“勃肯”一词目前被广泛使用,且使用的范围不仅限于BIRKENSTOCK的“勃肯鞋”,而扩大使用或泛指所有和“勃肯鞋”相似的鞋款类型,如此发展下去的话,很容易将“勃肯”商标淡化,甚至成了此种类型凉鞋的通用名称从而失去显著性。

这也从品牌建设层面对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BIRKENSTOCK提出更大的挑战。根据BIRKENSTOCK在中国的开店行动来看,一方面,其渠道策略明显从过去的B2B转向DTC,进一步加速拓展直营门店。据九派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以来,BIRKENSTOCK已在武汉、长沙、西安、浙江、广州、重庆等城市落地首店。

另一方面,BIRKENSTOCK选择将品牌区隔开平替勃肯,定位为一家专注于足部保健的医疗健康公司,推出Care Essentials足部护理系列,多次策划“自然行走”疗愈体验活动,以强化品牌认知。

与通过鞋花DIY区隔平替的洞洞鞋开创者Crocs相同,当“勃肯”成为“勃肯鞋”,BIRKENSTOCK也在努力找回“自己的名字”。

九派财经实习记者 林婉娜 记者 万珮

编辑 万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