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辈子过去了,你心里还藏着那个“第一次心动”的人吗?
发布时间:2025-10-21 15:19 浏览量:1
前几天我帮妈妈整理衣柜,在最底层翻出一个旧布包,颜色已经褪得发白,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妈妈扎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五角星,身旁站着一位穿中山装的年轻小伙子,两人站得不远不近,嘴角抿着,笑意藏在眼里,那股青涩又克制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年少时的模样。
妈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后,轻轻接过照片,手指慢慢抚过边缘,久久没有说话,眼圈却悄悄红了。我问她:“这是您以前认识的人吗?”她怔了许久,才低声说:“是你李叔,知青点那会儿的。”
那时妈妈才十七岁,跟着家人下乡插队。天刚蒙蒙亮就得下地干活,割稻子、挑担子,手上磨出血泡也不敢停。夜里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那时候,李叔就在隔壁生产队。他总在午休时悄悄塞给她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笑眯眯地说:“趁热吃,别饿坏了。”她活儿干不完,李叔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帮忙。田埂边的野菜,他也一样样教她认,哪些能吃,哪些能治咳嗽,说得清清楚楚。
有一回大雨倾盆,妈妈抱着刚整理好的账本往宿舍跑,路上摔了一跤,账本全被泥水浸湿。她急得直掉泪,李叔正好路过,二话不说把伞塞进她手里,自己蹲在雨里一张张捡账本,浑身湿透也不在乎,还安慰她:“没事,晒干还能用,你别着凉。”
后来知青返城,临走前一晚,李叔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她,手里攥着一块蓝布,打开是一双崭新的布鞋。他低着头,声音轻得像风:“城里路远,穿这个舒服。以后……好好过日子。”妈妈接过鞋,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火车开动时,她扒着车窗往后看,李叔还站在原地,身影越来越小,她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四十年过去了,妈妈嫁给了爸爸,有了我和弟弟,日子平淡而安稳。可那双布鞋,她一直没舍得穿,就那样用布包好,藏在衣柜最深处。
我问她:“妈,您现在还会想起李叔吗?”她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秋日的阳光:“不是想,是偶尔会记起。记起他给的红薯有多甜,记起下雨那天的伞有多暖,记起槐树下他红着脸说不出话的样子。”
其实啊,那个年纪的心动,从来不需要轰轰烈烈。不过是有人在你最艰难的时候,递来一点温暖,像寒冬里的一簇火苗,像干涸土地上的一场细雨。哪怕过去几十年,只要想起,心里还是会轻轻一颤,软得像春天的风。
那样的人,或许早已消失在人海,连名字都很少提起。可每当某个瞬间,一阵风、一片云、一个相似的背影,就能让人忽然回到年少时,听见那年心跳的声音,那么真,那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