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前鞋王,不降工资就得写检讨?

发布时间:2025-10-27 14:51  浏览量:2

这不,双11运动品牌忙着给大家涨工资加班冲业绩呢。

匹克这边倒好,不同意降薪的员工得写检讨。

曾提交“拒绝降薪”相关书面文件至公司领导班子的员工,还得被视为“不服从公司管理”,薪资也会受到影响。

不久前,匹克迎来降薪风波后的第一个发薪日。有人已经收到打折后的9月薪资,还有一部分拒写检讨的员工正在焦灼等待这场抗争的结果——因为不接受降薪,他们可能面临停薪的惩罚。

针对降薪风波,匹克有关负责人的最新回应称,降薪是暂时的,此次薪酬调整是特殊时期下的短期应对策略,核心目标是“保就业、求发展”,“我们已与员工进行沟通,并得到了大多数同事的理解。管理层也为少部分不理解公司决定的员工敞开大门,随时欢迎他们来发表意见,提供发展建议。”

匹克降薪这事儿,得从今年8、9月说起。当时不少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

公司在没有提前沟通、也没有正式公告的情况下,直接执行全面降薪,部分岗位降幅高达50%。

有媒体调查发现,8月份起匹克的工资就已调降,绩效也被延到年底发放。一位门店店长透露,原本1.2万元的月薪,直接被砍到7800元。

随着舆论发酵,匹克创始人许景南不得不出面召开内部会议“澄清”。他表示,降薪并非针对全员,而是重点落在“亏损部门”与“高薪岗位”;还承诺,调薪后月薪低于3000元的员工,公司将补足至3000元。

对了,他还补充了一句颇具“爹味”的发言:

“这个是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给他们再一次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努力发扬公司精神。”

要不是拒绝降工资就得写检讨这事儿啊,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这个36岁的运动老牌。

匹克曾经的江湖地位挺高,曾与安踏、李宁并称国产运动品牌“三巨头”,被誉为“晋江鞋王”,估值一度超百亿。而如今,许景南透露,2025年1–7月,匹克内销直营业务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为缓解压力,集团已出售华东、华中、西南三家直营公司。

小新回望匹克的历程,真的是高开低走:

1989年诞生于泉州,当时国内连一双真正的篮球鞋都难寻;

1991年赞助“八一男篮”,凭借国牌情怀与技术引进迅速崛起;

2007年取代李宁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冲进国际市场;

2009年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高达52亿港元;

然而2015年起业绩持续下滑,2016年黯然退市,市值仅剩约30亿港元,不到安踏的1/16。

这两年,当安踏、李宁、特步纷纷靠黑科技、专业运动和国潮复兴实现品牌跃升,匹克却在消费者心中悄悄“拖了后腿”——字面意义上的:它越来越像一个“拖鞋品牌”。

尽管匹克也曾努力自救。2018年推出搭载自研材料P4U的“态极”系列,三年卖出超1500万双、销售额破35亿元。但尴尬的是,其中200万双是拖鞋。有媒体曾报道,2025年匹克销量前三的产品,全是洞洞鞋与运动拖鞋。

当同行们都在国潮转型、科技竞赛中搞得如火如荼时,匹克这位“老前辈”是不是该好好照照镜子了?毕竟,贵人鸟可还躺在沙滩上呢。

作者丨冰河

编辑丨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