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芬和学长的结婚演习,没想到小芬这样太美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00:27  浏览量:2

小芬和学长领证那天,拖鞋没脱。

不是拍段子,不是作秀,就是真穿着那双旧拖鞋,站在民政局的台阶上,把结婚证举起来,拍了张照。

背景是灰扑扑的墙,旁边站着穿西装打领带的工作人员,一脸懵,但没拦。

没人想到,这俩人真能走到结婚这步。

以前在村里,小芬是那个总穿着洗得发白的棉袄,头发扎得松松垮垮,蹲在菜市场门口卖红薯的姑娘。

学长呢,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后来在城里当工程师的,话不多,走路慢,夏天永远趿拉着拖鞋,连去银行取钱都这样。

谁都说,这俩人不般配。

可他们就是一起过了三年。

一起挤在城中村的单间里,一起吃五块钱的盒饭,一起在阳台种辣椒,学长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是把拖鞋摆整齐,小芬就笑,说你这人,连鞋都比人有规矩。

后来他们决定结婚。

没找亲戚张罗,没办订婚宴,自己跑了几趟民政局,自己挑了婚纱照的场地。

小芬试了六套婚纱,最贵那套是意大利手工的,十二万,她摸了摸料子,没说话,只是说“能穿得舒服吗”。

摄影师说,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像刚洗过的月亮。

学长第一次穿正装皮鞋,脚趾头都快被挤变形了,拍完照就蹲在角落脱鞋,掏出随身带的那双拖鞋,套上,长舒一口气。

婚礼定在三亚,海边草坪,百万预算。

酒店的人说,新人特别要求,仪式结束后的第一件事,要让他们换回拖鞋。

有人说这是作,是博眼球。

可你仔细想想,这世上多少婚礼,是人被仪式绑架了。

婚纱要多贵,车队要多长,敬酒要排几轮,亲戚要坐几桌。

人反倒成了背景板。

他们不一样。

他们不是在“办婚礼”,是在“过日子”。

拖鞋不是叛逆,是骨子里的诚实。

你爱一个人,不是爱她穿什么衣服,是爱她蹲在菜市场啃冷馒头的样子,是爱她半夜给你留一碗热汤,是爱她明明怕黑,却敢一个人坐十个小时绿皮火车来找你。

现在婚纱照发了,小芬站在海边,风吹着裙摆,笑容干净得像刚下过雨的天空。

学长站在她旁边,脚上那双拖鞋,藏在礼服下,只露出一点边。

没人问,但所有人都看见了。

你见过真正相爱的人吗?

不是朋友圈里九宫格的摆拍,不是婚礼现场的灯光和香槟,是那种,哪怕全世界都在催你“该有个样子了”,你们俩还偷偷在民政局门口,穿着拖鞋,笑着拍了张证。

这事儿,真挺酷的。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不装,不演,可你就是觉得,他们活得比谁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