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智慧:人生迷惘时,不务正业才是正道
发布时间:2025-10-28 10:10 浏览量:2
孩子人生迷茫不务正业,老祖宗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一个孩子影响有多大?甚至价值观这种道德方面的东西要超过你的能力,你的价值观不正确,你的能力再强反而不好。
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小刚和小明这两个人,他们两个人考大学,两个人的出身家世完全一样,甚至高考的分都一样,考上的大学又是同样一所,你看这不巧了吗?但是小刚认为,我考上大学之后得到了所有,我可以随便玩游戏了,没有人可以管我了,我可以不上课让别人帮我答到,我可以干这,我可以干那。
唯独他没想过的是提高(个人认知),他以为我考上大学就拥有一切了,我得到了所有。而小明则不这么认为,小明认为我考上大学了,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小明是一个"无"的状态,我要去获得更多的知识,交更多的朋友,去学更多的专业,然后我要去参加各种社团,我要提高自己。
小刚和小明出身背景各方面完全一样,经过大学4年之后,你再看两个人的状态,小刚认为的"得",最终毕业那一天,各位,小刚真的得到了吗?我相信小刚毕业的时候一定是空虚的,为什么?因为他什么都没得到,他感觉这四年我虚度。
而小明则不是,小明这四年当中,他处"空"的状态,处"无"的状态,经过四年学习之后,有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不用找工作,工作都来找他,一个"得"一个"有",最终变成了"无",变成了"空",一个"无",一个空,最终变成了"有",变成了"得"。
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这就叫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够相互转化,这是转化吗?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各种事变。
那么到底什么东西才能支撑我们不断的去解决问题,不断去提高自己?我觉得要把自己处于一个"无"的状态,弱的状态和空的状态,易经当中有一个卦叫"谦卦",就是人谦虚是永远没有过分的,人的谦虚没有过分对错。你想要成长,把自己放空,放"无"处"弱",那么好,你既然是空的,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得。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我这个杯子,水已经满了,我认为我什么都有了,我再往里倒就是杯满则溢,你就不可能再有新的东西进去了,你的人生就原地踏步,甚至于会倒退。这就叫为什么老子告诉我们要处柔处弱处空,像水一样,你才能不断的进步。
你看在我们生活过程当中,我们总要去解决一些问题,调整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今天的人,我承认大部分人已经能够吃饱穿暖了,物质生活基本上能得到满足了。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在我们人生当中,我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极大问题,我们有躺平,有内卷有内耗,甚至于抑郁。
各位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抑郁?你为什么觉得你的人生不顺?你是有天命的,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使命的,那你为什么不顺?道法自然,内心不充实,精神世界空虚荒芜。我们今天总是把那些西方的东西当做至宝一样捧在手里,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这个方法那个方法的,你成天在给孩子讲什么空虚无用的大道理。
历史上那么多已经实践过的道理,那么多中事,实实在在的历史在那里,你给孩子讲过什么?孩子不爱学习,你怎么教他?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我的孩子我怎么教他?古代的教书先生跟孩子说放牛娃,什么叫放牛娃?鞋都没有,自己弄草编草鞋穿,穿草鞋这么贫困,然后去上那种私熟,很便宜的私熟。
第一节课,教书先生拿着戒尺教孩子读书,跟孩子说"朝为田舍郎",你要看清楚自己是谁,你是放牛娃,你连鞋都没有,你穿草鞋?但是没关系,你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卑微就如何如何,这个东西不重要,要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跟孩子讲这个,我不相信,孩子不爱听。你跟孩子说过这个吗?你怎么教孩子的?你讲的是什么道理?你要学习,你不学习,你没有个好未来。
孩子说我用你说,各位向历史学习,看我们老祖宗是怎么说话的。天子重英豪,文章交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看我们老祖宗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哪个语言更有力量?古人讲叫人无志不立,你学会立志,学会有自己的目标,然后不断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我们在学历史的过程当中也是这样的,你像那个古代有很多出身于比较贫寒的人,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然后改变自己的人生。就是在人生的过程当中,不是说我们能够成功多少次,而是说我们能承受多少的打击,多少的磨难和失败,最终我们还能够站起来,这是我们最要有的东西。
有的这种意志力,这种坚强的品质,这是最重要的。历史就是给我们这么深厚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