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鞋卖两三百一双?得等设备七八万、材料五六十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5-10-30 14:30  浏览量:1

最近有人问我,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执着于3D打印鞋。我的回答是:因为它能讲一个足够大的故事。

全球80多亿人,一年生产240亿双鞋。就算3D打印鞋年产千万双,也不到市场的万分之五。想象空间,才刚刚开始。

正如我之前所说,2025年是3D打印鞋真正迎来爆发的元年。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鞋业巨头已正式入局,相继推出多款3D打印一体成型鞋,标志着这一技术正在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落地。

与此同时,星世线STARAY、GEEXFOOT戟风、慕小理等一批新锐鞋类品牌,也已驶入高速发展阶段,被众多消费者所认可。

以上这些是大家目前能看到的,而在水面之下,还有更多力量正在悄然蓄势。也许到了明年,3D打印鞋这个赛道,又会迎来一番新景象。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深耕多年的行业垂直媒体,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市场的变化和信号,在这里也想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01

技术上百花齐放,不只是DLP能做

过去,市场上主流的3D打印鞋技术路线,主要集中在基于DLP光固化成型的方案。核心玩家包括苏州博理、北京清锋,以及美国的Carbon等企业。但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参与者正在与日俱增。

说得直白一点,很多原本专注于DLP设备制造的厂商,如今只需对原有设备稍作改装,就可以切入3D打印鞋的市场。这也意味着,门槛正在降低,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

那些过去卖十几万、几十万一台的设备,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卷到10万元以下。

另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一个新的趋势:LCD光固化工艺正逐步趋于成熟。特别是在LCD投影光机和LCD微纳离心膜被设备厂商广泛采用之后,整机成本明显下降,技术门槛进一步被拉低。

不得不说,LCD“降本增效”的能力,正在从齿科等赛道,逐步向鞋类应用迁移。

随着技术的不断下放,我们也看到包括黑格在内的企业,已经推出了具备直接打印鞋子能力的消费级LCD 3D打印机。可以预见的是,这类设备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回到工业级3D打印技术层面,SLA和SLS工艺也正在被引入鞋类制造中。据了解,联泰科技、盈普三维等企业已在积极布局相关解决方案。

如果说到3D打印,相信大多数人最先接触的仍是FDM工艺。毕竟,它是最有可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技术路线。在这一细分赛道中,德国的Zellerfeld无疑走在了行业前面。

其最新推出的第三代3D打印平台Gen3,不仅打印速度是上一代的三倍,还支持多色打印,并具备全自动化能力,几乎无需人工干预。一个属于3D打印鞋的“黑灯工厂”时代,正悄然到来。

当然,很多人也会好奇,桌面级的FDM 3D打印机是否同样可以打印鞋子?事实上,拓竹推出的H2D已经实现了这一点。不过,在我们看来,这或许还不是最优解。对于鞋类打印来说,多喷头设备在效率与结构表现上可能更具优势。目前,我们正在测试快造科技的四喷头设备Snapmaker U1,期待它带来一些惊喜。

02

相比于设备,或许材料更需要突破

首先,在光固化工艺这一赛道中,目前常用于打印鞋类产品的材料多为双组分树脂,类似于AB胶的原理,需要将两种不同组分的材料混合。这类材料相较于传统树脂,流动性差、有时效性,还得配合透氧膜一起使用,整个打印过程更复杂,对设备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放眼当前市场,能用于鞋类打印的光固化树脂其实还不多,真正成熟的材料方案更是凤毛麟角。不过也有厂商透露,最近测试了一批新材料,无论性能还是价格,看起来都非常具有竞争力。

当然,在保持乐观的同时,我们也持审慎态度。毕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博理,本身就是材料出身,过去也是经历了数年的持续打磨才有了现在的表现。

果说,双组分材料难以突破“天花板”,那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单组分材料的可能性?一旦真的能做出来,甚至让普通的3D打印机都能用上,那对整个行业绝对是一次重构。

我们最近也听说,已经有企业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实际进展,最快下个月就会公布结果。

至于是哪家?现在先卖个关子,留点悬念。

03

行业进入“春秋时代”,谁行谁上

如果说,过去是“一家独大”,接下来将是“群雄逐鹿”。随着技术更新,行业里也冒出了不少有竞争力的玩家。当然,目前也只是刚刚开始,几乎每家企业都在高喊自己“技术最强、设备最好、材料最优”。然而,最终能够走到最后的,唯有靠实力说话,时间会证明一切。

一些企业也曾想着尝试将触角延伸至3D打印鞋的终端品牌,但在我们看来,这样并不可行。

做设备的,就专注把设备做到极致;做材料的,就把材料性能和稳定性打磨好。盲目“全栈”只会分散资源和精力,最终拖慢自身的发展节奏,痛失良好机遇。

说到底,目前还是因为设备贵、材料贵,最后一双3D打印鞋还是得卖上千块。而只要价格下不来,这个赛道就很难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所以,现在行业真正该发力的,依然是设备和材料。等哪天设备能做到七八万一台、材料五六十块一公斤3D打印鞋卖到两三百元一双,这件事才算成了。

不过,我们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毕竟,“从0到1”的验证阶段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从1到N”的扩展,将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尤其是在中国当下。

最后,如果你是个人想低成本入局3D打印鞋赛道,有两个方向值得考虑:

有销售能力的人可以试着带货,毕竟你懂3D打印,比很多传统销售更有说服力;

而有技术背景的朋友,不妨学习一下3D打印鞋的设计。未来三年,这会是整个行业最紧缺也是薪资最高的岗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