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汉子与偷谷少女 (下)
发布时间:2025-10-27 14:41 浏览量:1
接下来的几天,杨家坳风平浪静,地里再没出事。
杨铁山依旧每夜看青,但更沉默了。那晚放走李招娣的情景在他脑海里反复上演。他时而觉得自己做错了,时而又觉得那是当时唯一能做的带着温度的选择。他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包括杨老栓。
杨老栓见地里平安无事,脸上有了笑模样,逢人就夸杨铁山靠谱,是“看青模范”。这些夸奖听在杨铁山耳里,却像针扎一样难受。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杨铁山收拾工具准备下地,刚走到村口,就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在路口大槐树下徘徊,像是在等人。他定睛一看,心里猛地一沉——竟是李招娣!
她怎么还敢来?杨铁山心头火起,大步走过去,想把她轰走。
李招娣看到他,没像上次那样惊慌逃跑,而是怯生生地迎上来,手里紧紧攥着个小布包。
“大……大哥……”她声音很小,带着怯懦。
“你还敢来?”杨铁山压低声音,语气严厉,“忘了俺上次跟你说的话了?”
“没……没忘……”李招娣连忙摇头,把手里的布包往他手里塞,“这个……给你……”
杨铁山一愣,没接:“这是啥?”
“是……是俺娘挖的草药,晒干了……听说……听说你娘也身子不好……或许……或许能用得上……”李招娣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俺娘吃了上次那个……好多了……能下地走走了……谢谢大哥……”
杨铁山看着手里那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草根树叶。这东西值不了几个钱,甚至不知道是否对症。但这份心意,却沉甸甸的,压得他一时无言。
他看着李招娣,她今天穿得稍微整齐了些,脸也洗干净了,眼神里少了些绝望,多了些小心翼翼的感激。
“你娘……好了?”他干巴巴地问。
“嗯,好多了。”李招娣点点头,鼓起勇气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大哥,你是好人……俺……俺以后一定想办法报答你……”
“别说这些了。”杨铁山打断她,把布包揣进怀里,“赶紧回去吧,以后别再那样了。”他终究没把“偷”字说出口。
李招娣用力点头,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转身快步离开了。
杨铁山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又摸了摸怀里的草药包,心情更加复杂了。他回到看青地里,坐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青纱帐。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泛红的高粱穗头,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金红色的光芒。
它们代表着秩序、集体和不容侵犯的财产。而怀里那包草药,却连接着另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家庭,代表着苦难生活中一丝微弱又坚韧的温情。
他守护着这片庄稼,是为了集体利益,也是为了让自个儿和老娘能活下去。而那个叫李招娣的姑娘,铤而走险,也是为了她的家人能活下去。在这片广阔又沉默的土地上,生存的欲望,有时候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模糊了简单的是非对错。
这件事,成了杨铁山心里的秘密。他没因这事儿放松看青的职责,反而更加警惕,因为他清楚,生活的艰辛可能就在不远处盯着。但他也明白,有些“贼”,或许并非天生的恶,只是被命运逼到了悬崖边。
秋收过后,生活回归平静。杨铁山依旧每天在地里忙活,日子过得简单又充实。
一天傍晚,杨铁山从地里回来,刚进家门,就看见李招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双崭新的布鞋。她低着头,脸蛋红扑扑的,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大哥,这双鞋是俺给你做的。”李招娣小声说,“俺想谢谢你,之前帮了我,俺没啥值钱的东西能报答你,就做了这双鞋,望你能收下。”
杨铁山看着那双做的精细的布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过鞋,轻轻放在一旁,然后对李招娣说:“招娣,你的心意我领了。你娘的病好些了,我也就放心了。以后别老往这边跑,好好照顾自个儿和家人。”
李招娣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欣喜。她轻轻咬了咬嘴唇,低声道:“大哥,你对我这么好,俺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你等着,俺以后还会给你做更多东西。”
杨铁山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他看着李招娣那真诚的眼神,心里不禁一动。这个曾经的“贼”,如今却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感激,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
李招娣告辞离去,杨铁山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把那双布鞋拿在手里,反复摩挲,仿佛能从中感受到李招娣的温度和心意。
此后,李招娣时常来杨铁山家,有时送些自家地里种的菜,有时又带来一双新鞋。两人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从最初的寥寥数语到后来的无话不谈。杨铁山发现,李招娣不仅心灵手巧,还十分善良懂事,对生活充满希望。而李招娣也被杨铁山的憨厚善良和勤劳能干所吸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生长,像田野里悄悄发芽的庄稼,虽不张扬,却充满了生命力。杨铁山在守护庄稼的同时,也在心底默默守护着这份纯真的情感,期待着未来能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