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鞋厂公主的智慧

发布时间:2025-10-31 15:58  浏览量:1

四季青。又回到了我的主场。这里的空气才对我胃口——钱的味道,汗的味道,胶带撕拉和主播嚎叫混合出的、活生生的味道。杭师院那点青春文艺气息,像一阵风,吹过就散了,踏实还得是这满地纸箱和滚轮车的地方。

赵青麦如约来了。站在SUDU档口明亮的大门前,她那双总是亮晶晶的眼睛,这回瞪得更大了,像两颗黑葡萄。她穿着件印着卡通图案的宽松T恤,破洞牛仔裤,双肩包,还是那股子学生气,但眼神里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是好奇,是审视,有点像小时候第一次进动物园。

“哇……汪哥,这……这都是你的地盘?”她张着嘴,半天才蹦出一句。

“什么地盘,混口饭吃的地方。”我挥挥手,故作轻松,心里那点可怜的虚荣心还是得到了些许满足。带她参观。从光鲜亮丽、衣服挂得像艺术品的前台展示区,到一个个玻璃格子间里正在唾沫横飞的主播直播间,最后是重头戏——仓储打包区。

一进去,热浪混着新布料和纸箱的味道扑面而来。工人们像工蚁,流水线嗡嗡作响,打包机“砰”“砰”地压实纸箱,这才是SUDU的心脏,粗粝,但泵血有力。

赵青麦没像一般小姑娘那样捂着鼻子或者嫌吵,她看得特别仔细,甚至凑近看了看衣服的走线,摸了摸面料。“走量这么大?都是当天的订单?”她问。

“差不多,晚班的还没开始。”我有点意外她的关注点。

回到我那间憋屈的办公室。泡上茶。开始谈正事。我把打印好的主播职责、待遇条款推到她面前。底薪+销售额提成,有保底,上限看能力。我自认为条件开得不算抠门,对于一个没经验的学生,够意思了。

赵青麦拿起那张纸,看得很慢,手指一行行划过。办公室里就剩下茶杯盖碰杯沿的声音,还有外面隐约传来的打包声。我心里有点打鼓,这丫头,不像林楚楚那种安静的力量,她有种潜在的、可能随时会爆发的能量。

她放下纸,没看我,先喝了口茶,然后抬起头,那双亮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老汪哥,条件还行。但有几个地方,我直说了啊?”

“说,尽管说。”我坐直了身子。

“这底薪,是播一次算一次,还是按月算?要是按月,如果哪天我考试或者学校有活动播不了,扣不扣钱?”

“提成点,按销售额的百分之三。这个‘销售额’,是去掉平台扣点、优惠券之后的净额吗?如果是原价,那里面有水分。”

“还有,我看条款里写,直播设备你们提供。是提供基础的手机支架补光灯,还是包括好点的相机和采集卡?效果差很多。”

“最后……”她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结算周期写的是‘次月25日’,能具体到每个月的几号吗?比如25号前?我怕财务流程慢,拖到月底。”

我愣住了。这几个问题,个个问到点子上,精准、刁钻,完全不像一个大学生能问出来的。这已经不是有点小聪明了,这是对商业规则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和熟悉。

“你……”我看着她,“青麦,你以前接触过这些?”

赵青麦笑了笑,那笑容里多了点不同于校园里的复杂意味:“老汪哥,不瞒你说,我家是福建莆田的。家里开鞋厂的,不大,主要是接海外单子,做代工。”

莆田?鞋厂?代工?我脑子嗡了一下。好嘛,林楚楚是温州服装厂千金,这位是莆田鞋厂公主?我这SUDU大学合伙人计划,快成“二代”再就业中心了?但莆田……那个地方,可是把仿制和供应链玩出花来的“魔幻”之地。

她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接着说:“所以我从小听的就是订单、成本、汇率、交货期。爸妈天天为这些发愁。网络销售那套,刷单、控评、打爆款,耳朵也听出茧子了。您别见怪,我这不是挑刺,就是……习惯了,看得细一点。”

不见怪?我他妈的简直要拍案叫绝!这哪是挑刺,这是送上门来的宝藏!一个主播,如果只会在镜头前耍宝,那顶天是个高级销售。但如果她懂成本,懂流程,懂这里面所有的弯弯绕绕,那她就能帮你省钱,帮你优化,甚至帮你防着点下面的小鬼!这价值,比那点提成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青麦,”我身体往前倾,语气变得无比认真,“你这些问题,问得非常好!非常专业!”我立刻拿过那张纸,当着她的面,用笔把模糊的地方一一修正,边改边解释:“底薪按月,不播不扣,但提前请假。销售额按平台结算后的净额算。设备,按中高配置给你配,效果必须保证。结算日,就定每月20号前,我让财务优先走你的账!”

我几乎是在原条件上,又给她加了不少砝码。这不是妥协,这是对价值的认可。我看到了她身上超越一个主播的潜力。

赵青麦看着我修改,眼神里的东西越来越亮,那是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光芒。等我改完,她拿起笔,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在兼职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字迹有点潦草,但很有力。

“汪哥,痛快!”她签完字,长长舒了口气,像是卸下个包袱,又像是扛起了什么,“在杭州读书,我就想靠自己试试。家里那摊子事,太传统,累死累活赚点代工费,没意思。我想做点有自己名号的事。”

我懂。太懂了。这不就是当年我离开余杭那个小县城,跑到杭州来倒腾衣服的翻版吗?只不过时代变了,战场变了,但那股子不想按部就班、想折腾出点动静的劲儿,一模一样。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敲响了。林楚楚来了,约好商量第一批新品的拍摄方案。她走进来,看到赵青麦,愣了一下。赵青麦也立刻站了起来。

“楚楚姐,你好!汪哥刚跟我签完约。”赵青麦抢先开口,笑容灿烂,带着点恰到好处的热情。

林楚楚礼貌地点头微笑:“你好,青麦。听汪哥提过你,直播很厉害。”语气温和,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打量。两个姑娘,一个静水深流,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来自温州服装厂,一个来自莆田鞋厂;一个用镜头捕捉情绪,一个用语言点燃气氛。这组合,有意思了。

“正好,”我打圆场,“青麦也加入了,我们第一批新品的推广,拍摄和直播得联动起来。你们俩先聊聊,沟通一下感觉?我去看看仓库那边催个货。”

我把空间留给她们。走出去,带上门。隔着门板,能听到里面传来赵青麦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和林楚楚偶尔的轻声回应。

我站在办公室门口,点了根烟。烟雾缭绕中,看着档口里忙碌的景象。

摄影师有了。主播有了。而且还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比一个精,一个比一个有背景。

这SUDU的青年联盟,还没正式开张,就已经有点刀光剑影的意思了。

是好事吗?肯定是。有想法有能耐的人,才会掐,才会碰撞出火花。

是坏事吗?也有可能。万一掐过头了,就是内耗。

我这掌舵的,得有点真本事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管管货,看看报表就行。现在得管人,管这些心思活络、个个身怀绝技的年轻人。

妈的,想想就头疼。但好像,也更来劲了。

一根烟抽完,我推门回去。赵青麦正手舞足蹈地跟林楚楚比划着什么直播创意,林楚楚听着,偶尔点头,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聊得怎么样?”我问。

赵青麦转过头,眼睛亮得吓人,摩拳擦掌,元气满满地喊道:“汪哥,放心吧!我和楚楚姐已经有点子了!保证把咱们SUDU的直播间,做成杭州大学城里最火的!”

最火的?听着像句孩子气的大话。

但我看着她们俩,一个沉静,一个热烈,却奇异地有种互补的和谐。

也许……也许真能成呢?

干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