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火了!近六成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发布时间:2025-11-13 11:15  浏览量:1

月均上千元的解压盲盒、虚拟的“爱因斯坦的脑子”、一秒售罄的演唱会门票……当代消费者正悄然掀起一场“为情绪买单”的消费变革。

“每天给洞洞鞋换个鞋花,给包包换个挂饰,就像每天换种心情。”在上海一家文创店里,正在挑选商品的王女士笑着告诉记者,产品配色很“多巴胺”,能直接击中她的内心。

不远处,一家“快乐礼品屋”门口消费者络绎不绝,店长介绍,宠物相关的创意毛绒挂件和带有文字梗的产品特别受欢迎。

数据显示,超九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近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情绪消费已经从边缘走向核心,成为2025年消费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情绪消费,简单来说就是以获得情绪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外,更加注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感。

在情绪消费的场景中,商品或服务不仅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更成为了传递情绪价值的媒介。

哲学家韩炳哲在其《精神政治学》中的观点一针见血:“情绪化设计塑造了情绪模型,建构了将消费最大化的情绪典范。今天,我们最终消费的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情绪。”

情绪消费已形成了全域渗透的多元形态,主要呈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实物消费:毛绒玩具、香薰、解压玩具等。比如香蕉造型的“蕉绿”玩具、各种款式的“乌龟对对碰”,通过趣味设计帮助消费者释放压力。

体验消费:演唱会、脱口秀、心理咨询等。后浪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旅游以47.4%的比例居首,其次是livehouse、演唱会、音乐节。

社交消费:迪士尼陪玩等。情绪消费成为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货币”,强化群体归属和圈层认同。

数字消费:数字头像、数字宠物等。如2023年入选淘宝年度商品榜单的虚拟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消费者购买这种无厘头商品只为了在评论区享受夸张的娱乐氛围。

情绪消费已跨越年龄与圈层,成为贯穿各年龄段生活场景的消费新形态。

青年群体成为情绪消费的主力军。《2025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显示,选择“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买单”人群占比为56.3%,较2024年增长16.2个百分点。

中年群体通过情绪消费缓解压力,寻求精神安抚。中移智库2025消费追踪调研显示,37.4%的中年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能让家人感到被关怀或愉悦舒心的产品。

老年群体也不甘落后,他们通过怀旧消费重拾过往记忆、丰富精神生活。例如,成都老人排队两小时的怀旧下午茶,就是情绪消费在银发群体中的体现。

经济基础:物质富足催生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与安全需求得到保障后,情感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阶需求将成为主导。

社会语境:压力与孤独催生情感补偿需求。有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成的受访者表示自身存在压力,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感觉压力较大。

技术支撑:数字化与场景化创新拓展消费边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极为迅速。

文化驱动:悦己主义与圈层文化的双重赋能。当前,传统意义上的“勤俭节约”消费观正逐渐向“适度悦己”转变。

情绪消费的蓬勃兴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情绪消费规模已达到2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

从经济层面看,情绪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关键引擎。以2025年淘宝天猫“618”大促为例,期间超2400家潮玩类店铺销量同比实现三位数增长。

从社会层面看,情绪消费扮演着重要的“社会情绪调节器”角色。通过情绪消费,人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释放生活压力、缓解内心焦虑、获取情感慰藉。

从产业层面看,情绪消费倒逼供给侧加速创新升级。企业的核心逻辑从传统的“功能满足”转向“情绪加持”与“增值供给”。

然而,情绪消费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

过度消费与冲动消费风险凸显。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在商家精心设计的情感营销攻势下,很容易陷入“用消费填补情感空白”的认知误区。

行业乱象频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情绪消费市场存在不小的监管空白,一些虚拟情绪服务可能涉及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同时,个人隐私泄露也是情绪消费中不容忽视的风险。

面对情绪消费的双刃剑效应,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对消费者而言,需要理性看待情绪消费,避免盲目冲动。要意识到,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商品或服务的调节功能是暂时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

对企业而言,应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履行好社会责任。品牌要持续创新和精准定位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

对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加强市场监管,避免过度营销和虚假宣传。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进博会的个性化鞋花、包链,到线上“叫醒哄睡”“情感树洞”服务,情绪消费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海黄浦区某文创门店店长班朝阳观察到,如今最能打动消费者的,是那些“能直击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梗相关的东西,含有祝福意义的产品”。

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在2029年突破4.5万亿元,这一数据预示着:情绪消费不是短暂的趋势,而是消费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