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隐患威胁印度尼西亚出口! 两批鞋被美退回

发布时间:2025-11-13 13:10  浏览量:1

根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近期将两批疑似受放射性铯 - 137 污染的印度尼西亚鞋类产品退回,这使得鞋类成为继虾和丁香之后,又一被美方标记存在辐射隐患的印度尼西亚出口商品。

雅加达当局周三透露,负责调查辐射事件的政府工作组官员巴拉・克里希纳・哈斯布安向记者表示,这两批鞋类已由美国退回,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机构将对其进行检测。哈斯布安指出,这些鞋类来自西爪哇一处辐射泄漏点附近的企业,其中第一个集装箱已于一个月前运抵印度尼西亚。这一泄漏事件的影响正持续发酵,引发多方关注。

据悉,几周以来,印度尼西亚当局一直在清理某工业园区。调查显示,园区内一家小型钢铁企业疑似熔炼了混有铯的废金属,产生的放射性空气颗粒物污染了周边多家工厂。此前,美国就曾指出该园区内某企业出口的虾类存在辐射问题。哈斯布安周三称,受影响的工厂均已完成去污处理,且全部被认定符合恢复正常运营的条件。但这并未完全消除外界对产品安全的担忧。

“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教训。” 哈斯布安表示,官员们正在加强流通管控并采取预防措施,但并未详细说明具体举措。业内猜测,可能涉及原料溯源、生产环节检测等多方面调整。

此次鞋类被退回并非孤例。早在今年 8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曾在洛杉矶、休斯顿等四大港口检测到印度尼西亚虾类含铯 - 137,沃尔玛因此召回了旗下自有品牌的冷冻虾产品。当时检出的铯含量虽远低于干预标准,但美方仍以 “长期低剂量接触有致癌风险” 为由发出警告。

铯 - 137 作为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半衰期长达约 30 年,100 年也无法完全消失,一旦通过食物链或接触进入人体,会对内脏器官造成持续伤害。这也是美国对相关产品零容忍的重要原因。

对于此次污染源头,有专家推测可能与废金属处理不当有关。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地区曾发生过处理过期炸弹引发的爆炸事故,当地存在收集废金属再利用的情况,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混入原料供应链。

在现任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背景下,美国对进口商品的检测标准愈发严格。此前特朗普政府曾与印度尼西亚达成贸易协议,但同时也保留了对问题商品的管控权力。此次退回污染鞋类,被认为是美方强化进口监管的具体体现。

印度尼西亚出口业正面临严峻考验。除了虾和鞋类,作为重要出口农产品的丁香也被检出辐射问题,这对依赖农产品和轻工业出口的印度尼西亚经济造成不小冲击。当地企业担忧,若管控不力,可能引发更多国家的进口限制。

目前,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机构的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出口政策的调整。行业内呼吁,政府需尽快出台明确的溯源和检测标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哈斯布安强调,政府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续将公布更详细的整改方案。但外界普遍认为,重建国际市场对印度尼西亚产品的信任,仍需长期努力。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