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同学笑他穿假鞋,我买真鞋,家长会上首富起身:师父您坐

发布时间:2025-11-13 20:03  浏览量:1

我叫陈默,在一家半死不活的

国企当技术员,一个月挣六千块。

老婆在超市做收银,两口子

加起来,刚够在这座二线城市

糊口,以及供儿子小辉上初中。

日子像拧紧的发条,不敢松,

也不敢停。

小辉今年十四,正是要面子

又敏感的年纪。他们班的情况

我多少知道点,攀比之风

挺盛,尤其脚上的鞋。

耐克,阿迪,乔丹……

那些logo像一道道无形的门槛,

把孩子们隔成不同的世界。

我和老婆省吃俭用,给他买了

一双安踏。小辉没说什么,

但眼里的失落,藏不住。

他懂事,知道家里的情况。

可越是懂事,我心里越不是滋味。

那天放学,他低着头回来,

眼眶红着,书包带子都快被他

揪断了。问他半天,才哽咽着说:

“爸,王浩他们说……说我穿假鞋。”

王浩是他同桌,家里做生意,

据说很有钱。

“咱这鞋不是假的,”我试图

讲道理,“安踏是正经牌子……”

“他们说不潮,就是假货!”

小辉几乎吼出来,眼泪砸在

那双灰扑扑的安踏鞋上。

那一刻,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

狠狠剐了一下。为人父母的

无力感,混着一点愤怒,

还有更多的心酸,堵在喉咙口。

我看着儿子单薄的肩膀,

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

“下个月你生日,爸给你买

真的。”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一双正品耐克,起码得上千,

那是我小半个月的工资。

可看着儿子骤然亮起来的眼睛,

那点后悔又被压了下去。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戒了烟,

中午带饭,不再买任何饮料。

老婆也默默地把买新衣服的

计划搁置了。我们像两个

小心翼翼的窃贼,从生活的

缝隙里,一分一毛地抠出钱来。

鞋买回来了,经典的黑白款。

小辉抱着鞋盒,手都在抖。

他穿上,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舍不得踩实了。那晚他睡得

特别香,脸上带着笑。

可那双鞋,像一块烧红的炭,

烫着我的心。

家长会那天,我特意穿了

唯一一套像样的西装,袖口

磨得有些发亮。老婆叮嘱我:

“去了别多话,听着就行。”

学校装修得挺气派,教室里

开着空调,凉飕飕的。家长们

衣着光鲜,三三两两低声交谈。

我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班主任李老师开始讲话,

介绍班级情况,分析期中成绩。

我听着,心思却飘到小辉身上。

他这段时间,因为那双新鞋,

自信了不少,话也多了。

也许,这钱花得值吧。

正走着神,教室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男人侧身进来,很低调地

在最后一排角落坐下。

教室里泛起一阵微小的骚动。

有人回头张望,低声议论。

我也看了一眼。那人穿着

很普通的深色夹克,身形挺拔,

面容有些眼熟。仔细一想,

心里猛地一跳——张弛?

本市的首富,经常上本地新闻,

那个身价几百亿的科技公司

创始人?

他儿子也在我们班?

我从来没听小辉提起过。

也是,小辉怎么会认识

这种大人物的孩子。

张弛坐在那里,很安静,

和周围几个想搭话的家长

微微点头,便不再多言。

气场很强,却又刻意收敛着。

家长会继续进行。到了

家长发言环节,李老师大概

是想活跃气氛,也可能是

想给首富一个展示的机会,

便微笑着看向后排:

“我们班张子豪同学的爸爸

也来了,张先生是我们市的

知名企业家,能不能请您

给我们讲几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

投向那个角落。不少家长

已经拿出手机,准备拍照录像。

张弛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

露出一个礼貌而疏离的微笑:

“李老师客气了,我就是个

普通家长,来学习的。”

李老师似乎有些失望,但

也不好强求,目光在教室里

逡巡,大概想找另一个目标。

不知怎么,就落到了我身上。

“陈小辉爸爸,您也来说两句?

小辉这孩子最近进步很大。”

我一下子懵了。让我发言?

在这种场合?面对这么多

看起来就比我成功的家长,

还有那位首富?

我手心瞬间冒汗,喉咙发紧。

我本能地想拒绝,可看到

李老师鼓励的眼神,想到

小辉,我深吸一口气,

站了起来。

腿有点软。

我走到教室前面,转过身,

面对下面几十双眼睛。

灯光有点刺眼。我张了张嘴,

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准备好的

几句客套话,忘得干干净净。

“我……我叫陈默。”

声音干涩,“是小辉的爸爸。”

我舔了舔发干的嘴唇,

“我没啥文化,也不会说话。

就觉得……孩子们不容易。”

“我们小辉,前段时间回来哭,

说同学笑他穿假鞋。”

这话一说出来,下面有些

细微的响动,有几个家长

表情不太自然。

“我和他妈妈,就是普通工薪阶层,

买一双名牌鞋,得省好久。”

“但我们还是给他买了。

不是想攀比,就是……

就是不想让孩子低着头走路。”

我的话匣子好像打开了,

那些憋在心里很久的东西,

慢慢流淌出来。

“我就在想,咱们比来比去,

比房子,比车子,比鞋子,

到底想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是教他们用穿什么鞋、

用什么牌子,来分辨人的高低,

还是教他们,不管脚上穿什么,

都能堂堂正正地走路,

心里装着更重要的东西?”

我说得有些凌乱,但很真诚。

教室里非常安静,只有我的

声音,和空调的轻微噪音。

我看到有几个女家长,

在悄悄抹眼角。

“我就说这些吧,谢谢老师,

谢谢大家。”

我松了口气,感觉后背

都湿了。冲大家鞠了个躬,

准备往回走。

就在这时,最后一排那个

一直安静坐着的男人,

突然站了起来。

张弛站起身,动作不大,

却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

他看着我,眼神很复杂,

有惊讶,有触动,似乎还有……

一丝激动?

在全场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

他快步走到前面,来到我面前。

然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

目瞪口呆的动作。

他微微弯下腰,用一种

清晰而恭敬的语气说:

“师父,您坐。”我愣住了,整个人僵在原地。

师父?他在叫我?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连空调似乎都停止了运转。

所有家长的表情都凝固在脸上。

李老师张着嘴,忘了合上。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是不是听错了?

还是他认错人了?

可他的目光分明落在我身上。

带着一种我无法理解的郑重。

“张……张先生?”

我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您是不是认错人了?”

他直起身,摇了摇头。

眼神里的情绪更加复杂。

有怀念,有感慨,还有敬意。

“不会认错。”

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陈默师父,虽然很多年没见。”

“但我还记得您。”

教室里响起一片吸气声。

接着是压抑不住的议论。

“师父?什么情况?”

“首富叫他师父?”

“我没听错吧?”

闪光灯亮了几下。

有人还在录像。

我更加不知所措。

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张先生,您真的……”

“叫我张弛就好。”

他打断我,语气很坚持。

然后转向同样懵了的班主任。

“李老师,我能和陈师父。”

“单独说几句话吗?”

李老师这才回过神。

“啊?哦,好的,当然可以!”

她连忙点头,声音都有些变调。

张弛对我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们出去聊?”

我机械地点点头。

跟着他走出教室。

身后传来更大的议论声。

门在我们身后关上。

隔绝了那些好奇的目光。

走廊很安静。

只有我们两个人的脚步声。

他带我走到走廊尽头。

那里有个休息区。

摆放着几张沙发。

“请坐。”他说。

自己却先站着。

我还是很懵。

“张先生,这到底……”

“您真的不记得我了?”

他看着我,眼神期待。

我仔细打量他的脸。

刚才在教室里就觉得眼熟。

现在近距离看,更熟悉了。

特别是那双眼睛。

深邃,有神。

我努力在记忆里搜寻。

突然,一个画面闪过脑海。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少年。

在县城的武馆里学拳。

那时候身体不好。

爸妈送我去强身健体。

武馆里有个瘦小的男孩。

总是被其他孩子欺负。

因为他家里穷,交不起学费。

是师父看他可怜。

破例让他旁听。

“你是……小弛子?”

我脱口而出。

那是我们给他起的外号。

因为他总是跟在大家后面。

像个小尾巴。

张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

“您想起来了!”

他这才在我对面坐下。

“是我,当年在振华武馆。”

“那个总被欺负的瘦猴。”

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是啊,就是他。

那时候他比现在瘦小得多。

衣服总是洗得发白。

但练拳特别认真。

比谁都刻苦。

因为我比他大两岁。

又是师兄。

经常照顾他。

教他招式,帮他解围。

“后来武馆倒闭。”

“我们就失去联系了。”

我感慨地说。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

“更没想到你成了……”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形容。

他笑了笑,很淡然。

“都是运气。”

“倒是师父您,一点没变。”

“还是这么正直。”

我被他叫得不好意思。

“别叫我师父了。”

“当年就是一起练拳的孩子。”

“你现在这么成功……”

“该我叫你张总才对。”

他很认真地摇头。

“不行,规矩不能坏。”

“当年要不是您护着我。”

“我可能早就放弃练拳了。”

“更不会学到那么多道理。”

我们沉默了一会。

走廊里很安静。

能听到操场上的喧闹声。

“刚才您说的那番话。”

张弛突然开口。

“关于鞋子的。”

“让我很受触动。”

他看着我,眼神真诚。

“子豪回家从来不说这些。”

“我不知道班里还有攀比。”

“更不知道有孩子因为鞋子。”

“被嘲笑。”

我叹了口气。

“小孩子嘛,都这样。”

“我们小辉性子软。”

“容易被欺负。”

“这件事,是我疏忽了。”

张弛的表情变得严肃。

“子豪可能也参与其中。”

“我回去会好好问他。”

“如果真是这样。”

“我一定带他来道歉。”

我连忙摆手。

“别别别,不用这样。”

“孩子之间的事。”

“没必要这么正式。”

“我就是……发发牢骚。”

“不,您说得对。”

张弛很坚持。

“我们比来比去。”

“到底想教给孩子什么?”

“这个问题,我也该想想。”

他又问起我的近况。

我简单说了说。

国企技术员,收入一般。

养家糊口而已。

他听得很认真。

没有插话,也没有评价。

“您还是这么实在。”

听完后,他说。

“和当年一样。”

我苦笑一下。

“实在有什么用?”

“连给孩子买双鞋。”

“都要省吃俭用。”

他沉默了片刻。

从口袋里掏出名片夹。

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我。

很朴素,只有名字和电话。

“师父,以后有什么需要。”

“随时联系我。”

“千万别客气。”

我接过名片。

手感很特别。

像是某种特殊纸张。

“谢谢,不过……”

我想说应该用不上。

但没说出口。

毕竟是人家的好意。

这时,家长会散了。

家长们陆续走出来。

经过我们时都放慢脚步。

好奇地往这边看。

但没人敢过来打扰。

“我该去找小辉了。”

我站起身。

“一起吧。”

张弛也站起来。

“我也该接子豪了。”

我们并肩走向教室。

一路上吸引无数目光。

快到教室门口时。

他停下脚步。

“师父,今天能重逢。”

“我很高兴。”

“真的。”

我点点头。

心里也很感慨。

人生真是奇妙。

谁会想到当年那个瘦小子。

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更没想到我们会这样重逢。

小辉已经在教室门口等我。

看到我和张弛一起走来。

眼睛瞪得老大。

“爸?张叔叔?”

他显然认识张子豪的爸爸。

张弛温和地摸摸他的头。

“你就是小辉啊。”

“常听子豪提起你。”

小辉一脸惊讶。

他大概从没听张子豪提过。

这时一个男孩跑过来。

穿着普通的校服。

但气质很不一般。

“爸。”

他先叫了张弛。

然后看到我,愣了一下。

“陈叔叔好。”

这就是张子豪了。

看起来很斯文。

不像会嘲笑别人的孩子。

张弛的表情严肃起来。

“子豪,爸爸问你。”

“你们班有没有同学。”

“因为穿什么牌子的鞋。”

“被其他同学笑话?”

张子豪愣了一下。

看了看小辉,又看看我。

似乎明白了什么。

“有……有的。”

他小声说。

“王浩他们有时候会笑。”

“笑小辉穿安踏。”

“你参与了吗?”

张弛的声音更严肃了。

张子豪急忙摇头。

“没有!我觉得这样不好。”

“但我……我没阻止他们。”

他说着低下头。

张弛的脸色缓和了些。

“明天去跟王浩他们说。”

“这种行为很不好。”

“如果再这样,告诉老师。”

“或者告诉我。”

张子豪乖乖点头。

“知道了,爸爸。”

然后张弛看向小辉。

“小辉,叔叔替同学们。”

“向你道歉。”

“穿什么鞋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品和成绩。”

“你爸爸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你要向他学习。”

小辉受宠若惊。

连连摆手。

“没关系的,张叔叔。”

“我……我没放在心上。”

我看着这一幕。

心里五味杂陈。

没想到这件事。

会以这样的方式解决。

分别时,张弛再次叮嘱。

“师父,一定保持联系。”

我点点头。

看着他带着儿子走向一辆。

看起来很普通的黑色轿车。

回家的路上。

小辉一直很兴奋。

“爸!你怎么认识张子豪爸爸?”

“他还叫你师父!”

“全班同学都看见了!”

“王浩他们的表情。”

“简直太精彩了!”

我简单讲了当年的事。

小辉听得入神。

“原来张叔叔以前也穷过啊。”

他若有所思。

“那他更不该纵容儿子。”

“看不起穿便宜鞋的同学啊。”

我摸摸他的头。

“他可能不知道。”

“现在知道了。”

“不是立即就处理了吗?”

晚上回到家。

老婆已经做好了饭。

听我们说起今天的事。

她也惊讶得合不拢嘴。

“首富叫你师父?”

“这世界也太小了吧!”

吃饭的时候。

小辉突然说:

“爸,其实那双耐克。”

“我以后可以不穿的。”

我愣了一下。

“为什么?你不是喜欢吗?”

“是喜欢。”

他扒拉着碗里的饭。

“但今天听了你的话。”

“还有张叔叔说的。”

“我觉得穿什么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

他想了想。

“像你说的,堂堂正正。”

我和老婆对视一眼。

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欣慰。

睡前,我看着窗外。

这个城市的夜景很美。

灯火辉煌。

我想起张弛给我的名片。

还放在西装口袋里。

这个世界真奇妙。

你永远不知道。

今天会遇到谁。

明天又会发生什么。

重要的是。

不管遇到什么。

都要像我跟小辉说的那样。

堂堂正正地走路。

这双鞋引起的风波。

似乎就这样过去了。

但我知道。

有些东西已经改变。

在小辉心里。

在我心里。

可能,在张弛心里也是。

第二天是周六。

我起得很早。

像往常一样准备早餐。

老婆去超市上班了。

小辉还在睡懒觉。

手机突然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喂,是陈师父吗?”

对方的声音很客气。

“我是张弛的助理。”

“张总想请您一家。”

“中午吃个便饭。”

“不知您是否方便?”

我愣住了。

没想到张弛动作这么快。

“这个……”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就是家常便饭。”

对方赶紧补充。

“没有外人。”

“张总说就是想和您叙叙旧。”

我想了想。

看看小辉紧闭的房门。

“我得问问孩子。”

“好的,那您稍后回复我。”

“地点在悦宾楼。”

“十一点半,我派车去接您。”

挂了电话。

我心里很矛盾。

一方面,不想攀这个关系。

另一方面,又不好拒绝。

小辉醒了,揉着眼睛出来。

我跟他说了这事。

他立刻清醒了。

“去!为什么不去!”

“我想跟张子豪多聊聊。”

“他其实人挺好的。”

“就是不太爱说话。”

看来两个孩子之间。

并没有太大矛盾。

我给老婆打了电话。

她也很犹豫。

但最后还是说:

“去吧,别辜负人家好意。”

“但千万别提什么要求。”

“咱们就平常心。”

十一点,车到了楼下。

不是昨天那辆普通轿车。

而是一辆看起来很商务的车。

司机很礼貌。

给我们开门,关车门。

小辉有点紧张。

紧紧挨着我。

悦宾楼是本市有名的饭店。

但张弛订的不是大厅。

而是一个很雅致的小包间。

他已经在等了。

穿着休闲装。

比昨天看起来随和。

张子豪也在。

看到小辉,主动打招呼。

两个男孩很快就聊到一起。

去了旁边的沙发区。

“师母没来?”

张弛问。

我解释老婆要上班。

他点点头,没多问。

菜上来了,都很精致。

但分量不大。

张弛很细心。

不停地给我们夹菜。

问起我这些年的经历。

我简单说了说。

国企的工作,平淡但稳定。

结婚,生孩子。

供房子,养家。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他听得很认真。

不时点头。

“其实这样挺好。”

他说。

“平平安安就是福。”

我也问起他的经历。

武馆倒闭后。

他跟着父母去了南方。

从摆地摊开始。

后来做小生意。

赶上互联网浪潮。

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难的时候。”

“就想起在武馆的日子。”

“想起您教我的。”

“不管多难,都要站直了。”

我被他说的有点不好意思。

“我哪教过你这些。”

“就是看你被欺负。”

“帮了几次而已。”

“不止这些。”

他很认真。

“您可能不记得了。”

“有一次我饿了两天。”

“您把午饭分我一半。”

“还说,吃饱了才有力气。”

“把拳头练硬。”

我隐约记得有这么回事。

那时候大家都穷。

分一半饭是很重的情谊。

“后来我每次遇到困难。”

“就想起那句话。”

“吃饱了,才有力气奋斗。”

我们聊了很多往事。

那些尘封的记忆。

渐渐清晰起来。

小辉和张子豪也聊得投机。

不时传来笑声。

吃完饭,张弛让司机。

先送张子豪去上辅导班。

然后送我们回家。

在车上,他递给我一个文件袋。

“师父,这个您看看。”

“有兴趣的话,联系我。”

我疑惑地接过来。

“这是什么?”

“一个项目。”

他笑笑。

“觉得您可能适合。”

“不过不着急,您慢慢考虑。”

到家后,我打开文件袋。

里面是一份项目计划书。

关于传统武术培训的。

他想请我做技术顾问。

负责课程设计和教练培训。

酬劳相当优厚。

是我现在工资的三倍。

我坐在沙发上。

看着计划书发呆。

小辉凑过来看。

惊呼一声:

“爸!这么多钱!”

然后赶紧捂住嘴。

老婆下班回来后。

我们也给她看了。

她也很震惊。

“这……这合适吗?”

她犹豫地问。

“会不会让人觉得。”

“我们在占便宜?”

这也是我担心的。

晚上,我给张弛发了短信。

委婉地表示谢意。

但觉得不太合适。

他很快回复:

“师父,您别多想。”

“这个项目本来就要做。”

“请别人也是请。”

“您是行家,我更放心。”

“而且,这是工作。”

“不是施舍。”

我又仔细看了项目书。

确实很专业。

不是随便搞搞。

而且我确实懂这个。

在武馆那些年不是白待的。

“要不,试试?”

老婆小声说。

“反正你现在工作也不忙。”

“利用周末时间。”

小辉也眼巴巴地看着我。

“爸,我觉得你能行。”

我看着他们。

心里暖暖的。

也许,这是个机会。

不光是赚钱的机会。

更是重新找回。

某些东西的机会。

那些年在武馆。

虽然辛苦,但很快乐。

教拳的时候。

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我考虑考虑。”

我说。

但心里已经有点倾向。

睡前,我又看了眼。

那双被小辉精心摆放的耐克鞋。

它静静地待在鞋柜里。

像一个见证者。

见证了我们家的困境。

也见证了一个意外的转机。

生活就是这样吧。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要的是。

不管在什么位置。

都要记得自己是谁。

都要站直了,别趴下。

就像很多年前。

我对那个瘦小的男孩说的。

吃饱了,才有力气。

把拳头练硬。

现在,该我练硬拳头了。

为了这个家。

也为了自己。我翻来覆去想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我给张弛发了短信。

说我想试试这个项目。

他很快回复:“太好了。”

“下周我让助理联系您。”

“详细谈合作细节。”

放下手机,我心里踏实了。

老婆看我做了决定。

也很支持:“就当兼职做。”

“不行再说。”

小辉比我还兴奋。

“爸,你要当教练了?”

“能教我吗?”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

“先把学习搞好。”

“想学拳以后教你。”

周一上班,车间主任找我。

“老陈,听说你认识张弛?”

消息传得真快。

我只好含糊地点头。

“以前认识。”

主任立刻热情起来。

“怎么不早说!”

“公司正好有个项目。”

“想和张总合作。”

“你能不能帮忙牵个线?”

我为难了。

刚答应张弛那边。

这边又要牵线。

“主任,我就是个技术员。”

“说不上话。”

主任拍拍我的肩。

“试试嘛,成了有奖金。”

一整天,同事看我的眼神。

都带着探究和好奇。

几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

也过来搭话。

问我怎么认识首富的。

我简单说了武馆的事。

大家都啧啧称奇。

下班时,厂长居然在门口。

特意等我。

“陈默啊,来我办公室一下。”

我心里咯噔一下。

厂长亲自找我。

肯定还是为了张弛的事。

果然,一进办公室。

厂长就热情地让我坐。

还给我倒茶。

“听说你和张总是旧识?”

我只好又把经过说一遍。

厂长听完点点头。

“这是好事啊。”

“咱们厂现在效益不好。”

“正需要转型。”

“张总的公司发展得好。”

“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

我看着厂长期待的眼神。

实在不忍心拒绝。

但我知道不能开这个口。

刚接受人家的帮助。

就提要求,太不地道。

“厂长,我只能试试。”

“但不保证能成。”

厂长很高兴。

“试试就行,试试就行。”

晚上回家,我跟老婆商量。

她也很为难。

“帮吧,怕张弛为难。”

“不帮吧,厂里待不下去。”

小辉插嘴:“爸,你不是说。”

“做人要堂堂正正吗?”

“我觉得不该利用这关系。”

孩子的话点醒了我。

是啊,刚教育完孩子。

自己就要做这种事?

第二天我找到厂长。

诚恳地说:“厂长,对不起。”

“这个忙我帮不了。”

“我和张总只是旧识。”

“不能利用这层关系。”

厂长的脸立刻沉下来。

“陈默,你要为厂里想想。”

“厂里几百号人等着吃饭。”

我心里很难受。

但还是坚持。

“我会努力工作。”

“但这件事,真的不行。”

从办公室出来。

同事们的眼神都变了。

有理解的,更多是不满。

“装什么清高。”

有人小声说。

我装作没听见。

继续做我的工作。

一周后,张弛的助理联系我。

约在咖啡馆谈项目。

助理很年轻,但很专业。

详细介绍了项目规划。

“张总的意思是。”

“先从小规模做起。”

“在社区开试点。”

“您负责培训教练。”

“和课程设计。”

我看完合同,待遇很好。

工作时间也灵活。

主要利用周末。

不影响现在的工作。

我签了字。

助理笑着说:“陈教练。”

“下周开始培训。”

“地点我稍后发您。”

回家的路上,我脚步轻快。

感觉找到了新的方向。

这么多年按部就班。

终于有了改变的机会。

第一个培训周末。

我早早到了场地。

是个社区活动中心。

来了十多个年轻人。

都是体育专业毕业的。

张弛也来了。

穿着运动服,很随意。

“我来当第一个学生。”

他笑着说。

我开始上课。

从最基础的动作教起。

这些年轻人很有天赋。

学得很快。

张弛也很认真。

一招一式,毫不马虎。

中间休息时。

他跟我说:“师父。”

“您教得真好。”

“比当年武馆的老师还好。”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就是按以前学的教。”

“您这声师父。”

“叫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他正色道:“该叫还得叫。”

一个月过去。

培训很顺利。

我渐渐找回了当年。

在武馆教拳的感觉。

那些年轻人很尊重我。

叫我陈教练。

小辉偶尔来看我上课。

眼里都是崇拜。

“爸,你真帅。”

他悄悄跟我说。

我心里暖暖的。

生活似乎走上了。

新的轨道。

但厂里的气氛越来越差。

因为我的“不识相”。

主任经常给我小鞋穿。

最累的活都派给我。

加班也总是排我。

但我都忍了。

做好自己的事。

拿该拿的工资。

有一天,厂长又找我。

这次脸色更难看。

“陈默,上面要裁员。”

“我们车间分到三个名额。”

我心里一沉。

知道可能要轮到我了。

果然,厂长接着说。

“考虑到你还有兼职。”

“组织决定让你内退。”

内退,比裁员好听点。

但工资少了一大半。

我沉默了一会。

问:“没有挽回余地了?”

厂长摇头:“这是集体决定。”

回到车间,我默默收拾东西。

同事们同情地看着我。

但没人敢说话。

下班回家,我没告诉家人。

照样吃饭,看电视。

直到晚上睡觉。

才跟老婆说了这事。

她愣了半天,然后哭了。

“凭什么啊!”

“就因为你没帮忙?”

我拍拍她的背。

“别哭,我还有兼职。”

“收入比以前还多。”

话虽这么说。

但国企的工作。

毕竟稳定。

说没就没了,心里空落落的。

第二天,我照常出门。

假装去上班。

其实去了培训中心。

助理看到我惊讶地问。

“陈教练,今天不是没课吗?”

我只好说实话。

“被厂里内退了。”

助理很吃惊。

“我告诉张总。”

我赶紧拦住他。

“别,我不想麻烦他。”

但助理还是说了。

下午张弛就打电话来。

“师父,怎么不告诉我?”

我笑笑:“小事,不想打扰你。”

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

“来我公司吧。”

“正好缺个安保主管。”

“负责培训保安。”

我犹豫了。

“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

他很干脆。

“安保部正好需要。”

“懂武术的人才。”

“您最合适不过。”

回家和老婆商量。

她觉得是好事。

“总比你现在强。”

“而且专业对口。”

小辉也很支持。

“爸,去试试吧。”

我想了想,答应了。

去张弛公司报到那天。

我特意穿了西装。

安保部长亲自接待我。

很客气,没有架子。

“张总特意交代。”

“请您来指导工作。”

我先熟悉了环境。

看了现有的培训计划。

确实有很多可以改进。

我提出了几个建议。

部长都很重视。

慢慢地,我适应了新工作。

同事们都很友好。

没人提我和张弛的关系。

都叫我陈主管。

一个月后,我转正了。

工资是以前的两倍。

老婆也开心多了。

脸上的笑容多了。

小辉的变化更大。

不再纠结穿什么鞋。

每天都开开心心。

有一天他跟我说。

“爸,我现在懂了。”

“重要的是实力。”

“不是外表。”

我欣慰地点头。

儿子真的长大了。

周末,我们一家。

请张弛一家吃饭。

就在普通饭店。

两个男人喝点酒。

老婆和张弛妻子聊天。

小辉和子豪玩手机游戏。

像普通朋友聚会。

张弛跟我说:“师父。”

“看到您现在这样。”

“我真的很高兴。”

我敬他一杯。

“谢谢你给我机会。”

他摇头:“是您自己争气。”

饭后,我们散步回家。

晚风吹在脸上,很舒服。

老婆牵着我的手。

“现在这样挺好。”

小辉在前面蹦蹦跳跳。

看着他的背影。

我突然很感慨。

一双鞋引发的风波。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但最重要的改变。

不在物质,在心态。

我不再觉得自己失败。

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小辉学会了自信。

不再在意他人眼光。

这才是最宝贵的。

回到家,小辉拿出成绩单。

这次考试进步了十名。

他得意地说:“爸。”

“我现在是靠自己。”

“不是靠鞋子了。”

我和老婆相视而笑。

是啊,孩子长大了。

睡前,我看着窗外。

这个城市的灯火。

依然璀璨。

但我不再觉得。

自己是个局外人。

我也在发光发热。

虽然光芒不大。

但足够照亮。

自己的路。

第二天上班。

我培训新来的保安。

教他们基本防身术。

有个小伙子学得特别认真。

下课后来问我。

“陈主管,我能多练会吗?”

我看着他,想起年轻的自己。

“当然可以,我陪你。”

训练室里,我们挥汗如雨。

就像很多年前。

在武馆里那样。

生命完成了一个循环。

又回到了起点。

但这次,我站得更稳。

走得更坚定。

不管前面还有什么。

我都能坦然面对。

因为我知道。

真正的强大。

在心里,不在身上。

在实力,不在外表。

这才是我想教给儿子的。

也是生活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