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寻鞋误说孩子引方言趣谈,俗语真相原是鞋子套狼
发布时间:2025-11-14 07:42 浏览量:1
转自:嘉兴日报
※茶话坊
真相
■渔翁
商场一家品牌服装店内,一位女士匆匆跑进来,十分焦急地问营业员有没有看见她的孩子,说她的孩子丢了。店里的几个营业员和顾客都围拢过来,这个问她孩子几岁,穿的什么衣服?那个问她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现场气氛有点紧张。见状,女士急得抬起她的右脚,指指自己脚上的鞋子,说是她从其他店里买来的一双新运动鞋不见了。原来,她说的是“鞋子”而不是“孩子”,大家哈哈大笑,紧张的情绪在笑声中松弛。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一位女士突然在河边着急忙慌地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热心的群众围上去问她发生了什么?女士说她的孩子掉河里了。围观的一男士来不及细问,二话没说就跳入河里摸了起来。摸了一会,孩子没摸到,却摸到了一只凉鞋。没想到女士笑逐颜开,说就是它。原来因为天热,她将脚伸入河里凉快时,一只凉鞋不小心沉入了河中。那个年代,对普通家庭来说,新买一双凉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女士一急竟哭了起来。在山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方言中,“鞋子”的发音确实与“孩子”极为相近。
不久前,我在央视一档益智节目中看到这样一题:“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中的“孩子”是指什么?”参赛者回答:“就是孩子。”但有嘉宾认为是指“鞋子”。我也认为是孩子。试想,以孩子为诱饵来套住狼,虽有点夸大,但要达到目的,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承担一定的风险吧, “鞋子”根本套不住狼啊。更何况,这个俗语已明明白白写了是“孩子”。
没想到,主持人公布的答案令我大跌眼镜,此中的“孩子”竟然是指“鞋子”。我不信,就上网去查,结果发现主持人公布的答案是对的。原来,这句俗语的本来面目就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只因方言口音之故,日久年深,“鞋子”渐渐被误传为“孩子”。
许多事听得多了,便以为是真的。有些误传无伤大雅,但有些却可能滋生谣言,侵蚀理性,甚至造成“三告投杼,贤母生疑”的恶果。尤其在当下,网络发达,智能手机普及,基于“个性化推荐”的技术让我们不断接收到同类信息。哪怕是最荒诞的谣言,反复出现后也会有人相信。
面对这种环境,我们更需要培养清醒的辨别力。对于那些颠覆常识、博人眼球的消息,若非来自权威渠道,不妨多一份存疑,不经核实不轻信不传播。同时,相关机构在发现不实信息广泛流传时,也应及时澄清,集中辟谣,莫让“鞋子套狼”一再被传成“孩子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