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鞋到有机食品 足力健加盟转型藏隐忧

发布时间:2025-11-14 18:36  浏览量:1

中经记者 阎娜 孙吉正 成都报道

从老人鞋代表到有机食品新兵,足力健正以加盟扩张策略,试图在全新赛道上重拾昔日的增长故事。近期,其有机食品业务正式启动合伙人招募,运营模式也由直营转变为直营与联营并行。

转型背后,是足力健正深陷债务泥潭的困境。因此,此次有机食品业务的扩张被外界视为其通过新业务回笼资金、偿还债务的自救举措。但业内认为,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足力健还需解决品牌认知重塑、供应链管控与营利模式优化等核心问题。

特许经营专家李维华表示:“有机食品契合当前市场趋势,理论上具备发展潜力。然而其成功完全取决于运营能力。足力健在原有领域的供应链、用户运营等核心能力与经验,几乎无法平移至新领域,一切需从零构建,这对其团队的学习与重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跨界布局背后

“有机健康,售前有服务,售后有保障。”在足力健有机食品的官方直播间里,主播正卖力宣传其有机产品。《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饺子、鸡蛋等多款产品销量已突破5万单。

今年5月,足力健正式上线有机食品小程序,主打有机食品、低GI食品与保健食品等品类。作为一家以老年鞋知名的企业,足力健于今年正式跨界进入有机食品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足力健有机食品业务在五个月内开设约60家门店,会员数突破9万人。该业务能在短期内引发市场关注,核心在于低价策略与会员体系。如4.9元一袋的速冻水饺、9.9元15枚的鸡蛋等低价产品,有效实现引流。此外,足力健推出低门槛会员体系:10元/年即可成为普通会员,享受低至五折的会员价,同时通过“预充值300元送40元”等活动吸引更多客流。

对于跨界布局,足力健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足力健发力有机食品领域,旨在回应老年群体对‘健康饮食’的核心需求。公司战略始终以老年群体需求为导向。”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可能与决策层的经营理念密切相关。足力健在老年鞋履主业之外,已涉足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显示出其倾向于围绕目标用户群体拓展业务布局。”

有关资料显示,足力健公司从2019年就确定了鞋、服、食、用等老人消费品的发展战略,此次跨界食品实质上是延续了既定战略。

“企业经营现状也是推动跨界转型的重要因素。足力健目前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与经营困境,其主营业务业绩出现显著下滑。公司决策层可能希望通过跨界有机食品行业,寻求新的增长点与经营突破。”文志宏表示。

回溯其发展史,足力健创立于2015年,曾凭借精准的老年鞋定位迅速崛起,2019年达到巅峰,营收达40亿元,全国门店近5000家。但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由轻转重的布局,拖累企业经营。公开资料显示,足力健曾投入10亿元自建工厂并砸8亿元做广告,还曾投资60亿元建设“足力健老人鞋幸福小镇产业园”。天眼查显示,足力健关联公司之一的睢县足力健鞋业有限公司,作为被告涉案金额达8.08亿元。据《中国企业家》此前报道,足力健每年收入的70%—80%用于偿还债务,截至2024年年底仍有约7亿元债务待清偿。

鞋服行业品牌战略咨询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指出,跨界布局食品有助于足力健快速回笼资金、偿还债务,但需要注意,虽老年鞋服与有机食品看似共享老年消费群体,但食品行业与鞋服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品控标准、产业逻辑存在本质差异。此外,食品行业本身利润微薄,虽可短期获取现金流反哺主业,但其品牌价值可能因品类泛化受损;若投入资源搭建供应链、把控品控与运营管理,则需面对陌生领域的竞争压力,且与主业形成精力分散,难以长期维系。

为应对债务危机与成本压力,足力健此前已将主业的直营模式转为加盟模式。公司未来将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与品牌运营,而线下门店渠道则交由经销商加盟建设。

程伟雄提醒,加盟模式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强大的品牌力、产品力与服务能力。若品牌美誉度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对加盟商的培训与管控不到位,将导致加盟商难以盈利,最终可能引发加盟体系崩盘,如同“沙地里造房子”,根基不稳。

加速扩张存隐忧

目前,足力健正在加快扩张有机食品业务。记者从招商人员处了解到,足力健的加盟模式为联营。产品铺货、活动费用、开业辅导等均由公司提供,而加盟商负责店铺租赁、装修及设备采购和门店经营。每日营业回款的25%归加盟商所有。前期加盟商需要向足力健支付品牌使用费2万元,同时需缴纳10万元保证金。

足力健食品的联营模式中,加盟商无须自行承担进货成本,仅承担分销角色并获取分成。而足力健能通过加盟费及消费者预存款快速回笼资金,同时借助加盟商资源扩张门店网络。

招商人员表示,以河南的县城门店为例,目前单店一年的营业额在200万元左右,门店毛利率约为25%,不算保证金,回本时间约为1年。不过,按照营业额在200万元计算,单店日均销售额需达5500元以上,在主品牌债务压力及此前因鞋子质量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下,同一品牌名称的食品店的盈利能力还有待市场检验。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足力健仍在处理旧债,食品业务虽通过预存款和加盟费缓解了部分现金流压力,但一旦会员充值增速放缓或加盟招商不及预期,资金链可能再度紧张。上述负责人对此表示,有机食品板块作为独立业务进行运营,其资金与鞋服主业完全隔离,由外部投资商负责经营。此外,目前有机食品板块已设立七个产品开发部门,专职负责研发工作。

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在此前向媒体记者表示,有机食品会员店的战略是直营加联营的模型,到明年年底,河南要开到1000家店,单店营收目标1000万元左右。

文志宏指出,成功实施加盟模式的核心在于保障门店盈利能力与总部对连锁体系的管控能力,尤其是在食品安全与运营管理等方面。此外,有机食品对食品安全、品质控制及产品性价比均有较高要求,且需通过国家有机认证,这对新进入者构成较高门槛。在连锁经营能力方面,如何确保多数门店持续盈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

此外,程伟雄表示,足力健未明确有机食品业务的核心受众,导致品牌形象从“老年鞋服专家”向“多元杂货商”偏移,易削弱品牌专业性,甚至沦为“泛化无特色品牌”,与老年消费群体对“专业、可靠”的需求相悖。足力健的成功源于精准切入老年鞋服这一“无强势竞争对手”的细分赛道,但后续缺乏长期战略定力:一方面频繁跨界非主营业务,在非核心领域投入过多资源,分散了主业精力;另一方面品牌定位反复摇摆,容易导致品牌认知混乱。

目前足力健食品主要采用代工模式,合作厂家包括慷达食品、在旗食品、泰山亚细亚食品等。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对代工厂的品控管理难度将大幅提升。尽管张京康此前公开表示“未来5年有投资或并购加工厂的计划”,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对代工厂的依赖。此外,在市场竞争层面,随着盒马NB、美团快乐猴、京东硬折扣超市等加快布局,沃尔玛等加速社区店的落地,足力健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跨界食品业务虽无可厚非,但足力健更应夯实主业。

程伟雄表示,老年鞋服赛道仍具巨大潜力。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老年群体对专业鞋服的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足力健需摒弃“急病乱投医”的跨界思维,聚焦老年鞋服核心品类:要么深耕高性价比市场,夯实大众消费基础;要么向中高端升级,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垂直深耕”巩固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应优化加盟体系,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对加盟商的管理与赋能能力,避免“规模化加盟却缺乏管控”的乱象。同时,核心前提是打造适配老年群体需求的优质产品,只有产品力与渠道力协同,才能在竞争中立足。

李维华也表示:“在品牌祛魅的时代,消费者不再盲目迷信品牌,转而更依赖自身对产品品质、质价比和网络评价的判断。足力健应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和不断提升品质来维护和升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