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统计数字到底是否“靠谱”

发布时间:2025-10-26 17:20  浏览量:2

了解胶东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革命战争时期,胶东民工支前总数有280万人次,十年前有段时间说是260万人次,后来不知为何调整为280万人次了。近期翻阅旧藏《胶东日报》,1948年4月25日第三版,内有一篇报道,题目是“胶东广大劳动妇女完成军鞋七十万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线渡江作战,向蒋家王朝江南残余势力奋力进军的时候,胶东广大劳动妇女,在胶东区党政统一领导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军鞋七十万四千八百五十双的辉煌成就,保证渡江作战官兵,都能穿上新鞋子。

在革命战争时期,胶东的普通老百姓,为什么能够这样,政府一声号令,百姓立马行动,像这次做军鞋,仅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任务。而且这些做军鞋的,都是普通的家庭妇女,最小的有八九岁,最大的有六七十岁以上,她们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几乎有劳动能力的女人,都投入到了做军鞋的队伍里了。

要知道当时做一双军鞋,工序有多繁琐吗?十几年前在诸城古玩市场,花了二百多元买到一双,当年为部队做的军鞋。鞋底是用麻绳纳的,针角密的像小麦粒,鞋帮是用棉线缝的,针角细的像芝麻粒,这些千针万线,针角密密麻麻,排列有序,从这鞋的做工,一看就知道费了多少功夫。这样的“千层底”布鞋,据市场上一个卖方便面的老大姐说,做这样一双鞋,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时间。现在没人会做这样的鞋了,也耽误不起功夫!

由此突发奇想,七十万双军鞋,按每双军鞋耗费工日半个月计算,一下子头都大了;若按每双军鞋用工10天计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再打个折扣,按每双军鞋用工5天计算,也有三百五十多万个工日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济南,淮海,渡江战役中,山东的胶东,渤海,鲁中南地区,广大劳动妇女总计做了762万双军鞋。胶东地区再加上抗战时期做的军鞋,加起来肯定不止300万双军鞋了,要是还按每双军鞋用工5天计算,核算出来的结果,也应该是1500万个工日吧!再联想起在革命战争时期,胶东的支前民工,后人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为280万人次!看了两个数据,是否会让人一头雾水!

胶东地区当年统计出来的民工支前总数为280万人次,究竟这个数字里都包括那些人,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为何要用“人次”来认定。“人次”这个数字概念比较含混,其内容倾向动态指标,强调个体在整个活动中的重复参与行为。主要用于统计同一种事件和活动中重复参与人数累计起来的数额,也就是说,允许个体在特定周期内被多次计数。既然指标这么宽泛,胶东的支前民工总数才280万人次,比起300万双军鞋所耗费的1500万个工日比较,是否觉得这个280万人次有点“不靠谱”了!

如果再往前推算,还是以胶东劳动妇女做军鞋总数300万双,用工作量来表示,再把抗日战争8年,解放战争3年,共计11年,胶东人民支援革命战争的全部工作量累加起来,那么做军鞋这点工作量,恐怕连百分之一的比例都到不了!

这也难怪,前人为何用“人次”来计数了。真要把战争时期胶东人民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全部分门别类的都用精准的数字量化出来,确实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