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严幼韵确诊肠癌,踩着高跟鞋去看病,医生四处张望:病人呢
发布时间:2025-11-18 16:03 浏览量:1
2003年,曾被誉为“复旦校花”的严幼韵,即将迎来她98岁的生日。然而,比生日更早到来的,是一张沉重的诊断书——大肠癌。
和她11年前去世的小女儿杨茜恩,得是同一种病。
严幼韵(右一)
家里顿时乱作一团。
大女儿杨蕾孟的眼泪没停过,小女婿唐骝千更是双眼通红,他曾陪着妻子茜恩走完最后那段路,这道伤疤被重新揭开,他心里面百感交集,又心痛无比。
一向乐观的严幼韵,没有被病魔吓到,只是,看着家人的担忧,回想到小女儿离世时的面容,她想:98岁,也算活够本了吧。
她这一辈子,锦衣玉食地长大,有过挚爱的恋人,生了3个好女儿,见过世界的风景,也经历过战争的炮火,晚年也体会了天伦之乐。
没有什么遗憾了。
老年时的严幼韵
医生严肃地拒绝了她。
她的身体条件,并非没有治愈的可能,而家里人更是不允许她擅作主张。
看着小女婿唐骝千悲痛的目光,严幼韵想,就算为了这个小女婿,她也应该勇敢一点,接受治疗,哪怕最后失败了,他也不至于内疚一生。
就这样,严幼韵决定接受治疗。
而小女婿唐骝千用自己的关系,结合过往陪妻子治疗的经验,预约了治疗这个病最有实力的医院。
-
再次检查的那天,严幼韵照常睡到自然醒,细细描了眉,涂上口红,换上一身得体的套装,脚上蹬着她最爱的那双高跟鞋。
在她心中,得体的装扮,是对他人的尊重,无关年龄。
她也从来不会因为自己98岁了,就敷衍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
家里人也见怪不怪,母亲优雅了一辈子,她们都习惯了。
只是,到了医院,预约的医生打量了众人一圈,最后疑惑地问:“病人在哪里?”
蕾孟指了指身后的母亲。
医生愣住了,他上上下下打量严幼韵,从她的高跟鞋看到她一丝不苟的发髻,眼神里全是诧异。
98岁的严幼韵稳稳地踩着高跟鞋上前两步,对他笑了笑:“医生,我就是病人。”
一众医生都围了上来,之前,他们听说有一位98岁的老太太要来治疗,还以为是坐在轮椅上,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这才一定要家属带病人来医院重新检查。
主要是,他们很害怕老人家的身体状况,连麻药都扛不住。
没想到这位98岁的病人,不仅精神矍铄,踩着高跟鞋竟然还能健步如飞,此前,他们还以为她是病人的家属呢!
-
对于严幼韵的人生而言,98岁患癌,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真正让她觉得天塌了的事,发生在她37岁那年。
1942年,37岁的她在马尼拉的家里,和丈夫杨光泩吃早饭,突然一群日本宪兵闯进来,直接带走了她的丈夫。
当时,3个女儿在屋里都吓傻了,哭都不敢哭。
而她的丈夫似乎早有准备,镇定地放下刀叉,走进房间,提起一个早就备好的小箱子,跟着他们走了。
那时,严幼韵是真的觉得天塌了。
虽然丈夫是外交官,驻马尼拉总领事,享有外交豁免权。正常来说,日本人是不敢拿他怎么办的,但,严幼韵又觉得,日本人干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她也不觉得意外。
十几天后,严幼韵再次听闻丈夫的消息。
她带着7岁的女儿去监狱探望他,他瘦了一些,但精神还好,眼神里没有恐惧。
他还嘱咐严幼韵,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
那时,严幼韵松了一口气,觉得,事情可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严重。
可自从这次探望,她就彻底失去了丈夫的消息,听说他被日本人转移了,但转移去了哪里,她根本不知道,也无从查找。
几个月后,日本人给她寄来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一副眼镜,和一缕头发。
一向体面的严幼韵,在一瞬间,觉得失去了全身的力气,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瞬间抽走了她全部的力量。
那是唯一一次,她当着所有人的面,失声痛哭。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她的丈夫,已经遇害了。
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所有人都说日本人不会杀害外交官,但严幼韵却觉得,丈夫已经不在了。
天,真的塌了。
37岁的严幼韵就这样触不及防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此前的她,锦衣玉食,是复旦校花,是少数能接受高等教育长大的女子,还没毕业就和外交官杨光泩定下了婚约,婚后,她依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太太。
她从不知道,风雨是什么滋味。
可现在,风雨来了,而她身前,再无一人为她遮挡。
-
痛哭过后,严幼韵必须站起来。
她还有三个女儿要保护,还有一群因为丈夫失踪而惶惶不安的外交官太太需要安抚。
她是总领事夫人,她不能倒下。
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那一年,37岁的严幼韵,把所有失散的外交官家眷都聚集起来,想方设法安顿在她家那栋小楼里。
外面,是硝烟四起的战争;
而这栋原来只供严幼韵一家五口居住的小楼,成了四十多人的大家庭的避难所。
-
战争时期,物资短缺,她们就把院子里的草坪铲了,开辟出菜地,种上各种蔬菜,又在后院搭了鸡窝和猪圈。
一群曾经连针线都没拿过的富家太太,跟着严幼韵学着种菜,养鸡,喂猪,甚至自己动手磨豆子,做酱油。
日子很苦,人心惶惶。
为了给大家打气,严幼韵会在晚上带着她们跳舞,弹钢琴。琴声和舞步能暂时驱散对死亡的恐惧。
孩子们生病了,严幼韵会抱着她们,一遍遍地安慰:“没事的,事情本来有可能更糟糕的啊,说不定……”
这句话,后来成了严幼韵的口头禅。
就这样,她们这群女人带着孩子,在战火纷飞的马尼拉,艰难地熬了三年。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严幼韵的好友麦克阿瑟夫人找到她时,她正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收菜。麦克阿瑟夫人几乎认不出她。
40岁的严幼韵,体重只剩下41公斤,形容枯槁。
但她的腰杆,是挺直的。
她没有给她的丈夫,那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丢脸。
-
98岁这年,严幼韵的肠癌手术,进行地很成功。
麻醉过后,严幼韵醒来,女儿围在她的床边,眼眶通红地问:“妈,您感觉怎么样?”
“还好。”严幼韵说:“除了护士换药,揭开胶布那一下,真疼。”
大家都笑了。
惶恐的氛围一扫而空。
术后第五天,严幼韵觉得自己的恢复得不错,决定出院。
她依然是那个乐观的严幼韵,不因为年龄和疾病,而有任何的改变。
或许,心情好,人的免疫力也会增强许多。
几个月后,严幼韵的98岁寿宴正式到来了。
她再次穿上高跟鞋,身形矫健地穿梭在人群里,和大家谈笑风生。
甚至,她还邀请了这次为她动刀的外科医生,并且为表感谢,特意邀请医生和她共舞一曲。
音乐响起,严幼韵踩着舞步,旋转,身体轻盈得不像一个刚做完大手术的98岁老人。
那一刻,她不是病人,不是老人,她只是严幼韵。
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美好的女人。
-
2016年,严幼韵111岁了,她依然是那个热爱跳舞的女人。
这一次,她穿着红色的唐装,陪她跳舞的人是她的小女婿。他已经78岁,头发全白了。而严幼韵111岁,满头黑发,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
她很喜欢这个女婿,得体、仁爱、正直。
女儿去世后,他也再婚了,但依然每年都会来陪她过生日,来家里拜访,让两家人的关系保持着和女儿在世时一样的亲密。
他们经常跳舞,在音乐里,她透过他的面容,怀念着她的小女儿茜恩。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这世上最痛的事。
女儿去世后那几年,她的心是灰色的。也正因为如此,98年她被确诊时,第一反应是解脱。
她想,她可以去见她的丈夫,她的女儿了。
但命运让她活了下来。
活下来,就要好好活。
她的大女儿蕾孟和二女儿雪兰,一个86岁,一个81岁,都已经是祖母级的人物了,但每年也会来陪母亲严幼韵过生日。
不为别的,在严幼韵面前,她们永远都可以做孩子。
严幼韵的二女儿杨雪兰,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我母亲从来不说杯子是半空的,她总是说,杯子是半满的。”
这句话藏着严幼韵对生命的感恩。
这一生,她经历了富贵荣华,也尝尽了生离死别。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
所以,她会永远感恩,永远知足,永远向好的一面看。
不管生活让她经历什么,她看到的,永远是那半杯水,而不是那半个空。
或许,这才是她能高寿活到112岁的秘诀吧。这种心境,或许才是严幼韵留给女儿的、最宝贵的财富。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