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掉鞋里的沙子,奔向高山
发布时间:2024-08-30 16:32 浏览量:14
这几天,大家都被《黑神话:悟空》点燃了。作为国产真正意义上的3A游戏,《悟空》的出世,不仅是作为游戏,也不仅是作为文化自信的展现与输出,它还象征着每一个有血有肉有热情的人,心中不灭的那团火。
随着曝光量的增多,人们都在称赞,这个主创团队太厉害了,真了不起!
但是主创者冯骥在分享时,却为我们消除了这层“成功者”的滤镜。
他说,“很多人会以为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一腔热血,然后梦想主义,然后不顾生死。但是事实上,你要让这个事情可持续,天天在琢磨它的可行性”,所以,整个团队并不是准备好了才开干的,大家都是务实的梦想主义者。
回顾冯骥的经历,就像是一次“取经”的过程。他曾在国内知名大学主修生物,却因为痴迷网络游戏,被别人视为“学渣”。因为心中的热爱与坚持,他毕业后放弃考研,进入公司,研发“好玩儿”的游戏。
将自己的热爱与职业结合起来,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虽然幸福,却并不容易。《黑神话:悟空》游戏研发成功历时六年多,而冯骥的取经路更是走了将近20年。
取得成功的冯骥,说:“最后让你痛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底的沙子。沙子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你想走到那座山,就得忍受这样的过程。”
2020年,他带的团队放出《黑神话:悟空》第一部13分钟的预告片。看似为最终的成功开一个好头,但实际情况是,主创团队遇到巨大瓶颈,当时就指着这个预告片创造的关注度为团队引进研发人才。
而这样“绝地逢生”的事情,在《黑神话:悟空》诞生的过程中,不止一次。
人的认识是有盲区的。就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功,看到的是他的花团锦簇,再进一步看到他身上的品质——热爱、坚持,但通往成功路上的艰辛就像鞋底的沙子,自己的疼与苦自己知道。
“沙子是无穷无尽的。”
这句话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声?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总有太多琐碎消耗心力,总有太多坎坷磋磨人心。
小时候的你,有多少热爱?写作、跳舞、唱歌、弹琴、主持、表演、打球、军事……
但是当你真正扎进热爱的时候,就会发现鞋底甚至鞋里总是有“沙子”。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文字表达,喜欢看小说,讲故事,写故事。但是我爸妈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把我买的作文书全撕掉了。后来学习忙,我也没时间写故事。这个梦想也就搁浅了。”
“我喜欢画画。零零散散坚持到长大,不为有所成绩,只是因为喜欢。后来大宝、二宝相继出生。整天弄孩子焦头烂额,哪儿还顾得上自己这点儿爱好……”
也有人说,“小时候觉得有梦想很伟大,长大后才知道这都是需要成本的。大学毕业后,追梦十年,我耗不起了……”
就这样,也许是家人的不支持,也许是“生活所迫”,也许是坚持了很久却看不到希望……
慢慢地,因为鞋底里的沙子,因为脚上磨出来的泡,因为钻心的疼与痛,有些人不得不放下了曾经的热爱。
但也有些人,一直在坚持,最终取得成功。那些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成功者不是没有走过这样的坎坷,不是一帆风顺通达胜利的彼岸。他们以自己默默的坚守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视频网站上,有这样一个组合叫“遇真纪事”。主创只有两个年轻人。他们来自农村,也曾离开农村,在大城市从事媒体工作。但他们心里始终想要为村镇人群说话,“把话筒拿到田野、城中村、工厂,让农民和工人说话”。
所以,他们离开了大城市,去到没有流量的地方,用镜头记录真实的村镇,记录农民真实的处境。他们的视频,没有脚本,没有预期,没有田园风光的滤镜,一部车沿着国道、省道,路过哪里,拍哪里。他们用镜头的关注,宽慰农民。
他们也曾坚持不下去,不得不做着别的工作贴补拍摄需要的费用。即使他们的视频有百万播放量,但依然处在收支不平衡的边缘。
网上说,有的人的“热爱”是“真热爱”,有的人的“热爱”是“假热爱”。真假“热爱”之间,只看你是不是“真诚”。
这种说法不免绝对。生活那么美好,足够打动和吸引我们的东西那么多,人怎么会没有热爱呢?
有句话说,人只会越活着越接近真实的自己。有些热爱我们放下了,也许是意志不够,也许是还不足够热爱。但是我相信,你我心中对热爱的追寻始终不曾熄灭。
只需唤醒我们心中的那份感受力,就能获得热爱,在热爱中获得快乐。
有时候坚持不只需要勇气、毅力,也需要正向激励。
就如冯骥在大学时期生物实验室得出一个结论:这不适合自己。记者问他,“你怎么去判断你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这个问题就像我们投入自己的热爱,遇到困难时的困惑:我到底是坚持一下还是放弃?我放弃的话是不是就不够“热爱”了?
冯骥坦诚地说:“这其实很困难,非常困难。其实人往往最后喜爱的东西,一定是自己更容易获得正反馈的东西。所以,真正要问的不是你爱什么,应该是你擅长什么。”
专注认真地去做能给自己正反馈的事,让自己保有一份热爱。
当我们认清“沙子是无穷无尽的”,却还是为了走到远方的那座山,愿意忍受这样的过程,这不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吗?
最后,我们以主创人的那句话收尾:“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