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每45分钟10次深蹲,控糖效果竟胜过长距离散步!
发布时间:2025-03-10 00:31 浏览量:8
运动被广泛认为可以改善血糖调节,让肌肉更有规律地运动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这无疑激励着我们穿上跑鞋,奔向健身房,或者随时开始一组开合跳,尤其是在享受了过多甜食之后。但步行和深蹲,究竟哪种运动对血糖的益处更大呢?最近,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在《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探讨深蹲和步行对血糖调节的具体影响。他们将参与者分为四组:第一组进行一次30分钟的步行;第二组连续坐8.5小时作为对照组;第三组每45分钟步行3分钟;第四组则每45分钟进行10次深蹲。
研究结果令人惊讶!与不间断坐姿组相比,步行组和深蹲组的血糖峰值均降低了21%。值得注意的是,3分钟步行组和深蹲组的降血糖效果几乎是完成30分钟步行组的两倍。
这项研究表明,每45分钟进行10次深蹲就能显著改善血糖,从而降低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谢并发症的风险。虽然散步同样对健康有益,但在这项研究中,深蹲被证明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更为有效。此外,频繁的短距离步行也比30分钟的长距离步行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
那么,深蹲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原因在于深蹲能够激发乳酸的力量。乳酸是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化合物,它是一种替代能源,也是无氧糖酵解过程的正常副产品。乳酸在改善血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会向肌肉细胞发出信号,使其向表面输送更多的GLUT4转运蛋白,以帮助将葡萄糖从血液输送到肌肉细胞。这种葡萄糖清除效果在活动结束后可以持续长达48小时。
研究人员指出,频繁进行深蹲可以强烈激活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从而比步行更能提高血糖清除率。他们还发现,肌肉的激活程度越高,降血糖效果就越明显。
所以,是时候每45分钟做一次10次深蹲了吗?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更加了解如何通过简单的运动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