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跑步,腿就废了!医生:晨练跑步不注意4点,是在给腿上刑
发布时间:2025-04-02 13:53 浏览量: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晨跑这事,看起来是件好习惯,尤其是老年人,退休以后时间多了,不少人天一亮就出门跑,觉得能活血、锻炼心肺、预防老化,好像全身上下都能因此受益。
可医院骨科和运动康复科那边,每年接诊的“跑步跑出病”的人也在稳步上涨。特别是腿疼、膝盖肿、髋关节发僵这类问题,问病人咋来的,一大半都说是自己坚持晨跑。
一听这话,医生都开始头疼了——不是跑步不行,是这跑的方式不对,等于每天早上自己给自己腿上“行刑”,时间一长,腿真就废了。
最典型的错误之一就是没热身。很多人早上起床,穿了鞋,套了外套,钥匙一揣就出门,连手脚都还僵着呢,就开始慢跑或快走,想着一边跑一边热。
其实这个时候,肌肉、筋膜、关节囊都还在“睡觉”,温度低、粘滞性强,一下子拉扯起来,就很容易崩、撕、拉伤。
特别是髂胫束、跟腱、大腿后侧这些地方,一旦没拉开就强行使用,最容易出问题。
有研究做过测试,把一群中年人分成两组,一组晨跑前做10分钟动态拉伸,一组直接跑。
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周训练中,没做热身组的肌肉酸痛发生率是另一组的2.3倍,跑步后的膝关节压痛明显增加。
热身这事说白了,不是仪式感,而是真能减少运动伤害的“预热程序”。
特别是膝盖、脚踝、髋关节,这些地方得有针对性地活动,不然一出门跑,扯一下半月板或者拉伤韧带,那可不是“歇两天”就能好的。
控制强度也是个大坑。
很多人一跑步就想着“出点汗才叫锻炼”,结果就是一开始速度就快,步频也高,跑个两三公里已经气喘吁吁、膝盖发紧,还死撑着继续跑,觉得这样才燃脂。
医生听到这类说法,真是想摇头。腿不是铁打的,关节软骨也不是橡胶,每一步落地时,膝关节承受的力量是体重的3到5倍。
一个70公斤的人,每跑一步膝盖得接住接近300公斤的压力。你说这长期高负荷地压,软骨能不磨掉么?
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关节液分泌减少,软骨厚度下降,一旦过度冲击,很容易出现“骨擦骨”的现象,导致骨性关节炎。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做过个数据分析,发现50岁以上长期高强度晨跑者中,膝关节软骨退变率超过41%,其中不少人是在跑步初期没控制好节奏,埋下病根。
适合中老年人的强度应该是: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那种节奏最理想。
跑步并非比速度,而是比谁更能持久坚持,唯有长期安然无恙,方可称之为健康。
还有些人一身装备就差没写上“跑步狂热者”四个字,可偏偏最关键的一项——鞋子,随便应付。
有的穿着平底板鞋,有的穿几年前的旧跑鞋继续上场,觉得“反正能走路的鞋就能跑”。
可脚是整个身体落地的起点,一双合适的鞋,能缓冲至少30%的冲击力。
鞋不对,脚掌受压不均,膝盖也跟着偏位,时间久了,走路姿势都可能改变。
尤其是扁平足、高弓足的人,更得穿专门的支撑型或缓震型跑鞋,要不然就等着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胫骨骨膜炎找上门来。
深圳体科所曾经在一项运动康复研究中指出,穿不合脚跑鞋的人群中,出现小腿内侧疼痛、脚踝扭伤、髋关节不适的概率是穿合适跑鞋者的3.7倍。
而且鞋底磨损严重的鞋,尤其是在脚后跟一侧磨得特别明显的,会改变跑步时的着地模式,增加膝盖内侧压力,让半月板受损更快。
有人就是因为旧鞋坚持用了两年,最后跑成了“髌骨软化症”,现在连上下楼梯都成问题。
最后还有一个最容易被忽略,但问题挺大的,就是饮食和休息。有人喜欢空腹跑,想着“减脂效果好”,结果跑着跑着低血糖头晕。
有的人跑完连水都不喝,觉得“别破坏减肥效果”,还有人晨跑完紧接着就一天忙到晚上十二点,第二天照常跑。
身体不是机器,没吃饱、没休息、没修复,它怎么撑得住每天的跑步需求?
特别是肌肉和关节,它们的恢复主要靠蛋白质合成、睡眠时的激素调节,真不是靠意志力撑出来的。
英国一所大学做过实验,调查那些习惯晨跑的人里,如果一周平均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运动伤害率比睡足7~8小时的人高出2.6倍,最常见的是肌肉拉伤和髋关节僵硬。
也就是说,不光是跑了,还得“吃得对、睡得好、歇得够”,要不然身体没法修复,每次跑完其实都是在消耗“腿的寿命”。
有些人甚至吃完晚饭不到十个小时就去晨跑,等于食物还没彻底消化,血糖也没恢复,跑着跑着肠胃抗议、血压突然波动,身体根本不是“高性能状态”。
早上醒来那段时间,交感神经系统刚刚启动,血液浓度偏高,跑得猛了还可能诱发心律不整或者血压骤升,这种事在医院急诊里也不是没见过。
有人以为跑步只要有毅力、坚持就好,实际上这是最容易误伤自己的观点。
跑步是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自我尊重”的生活方式,不是拿来硬拼身体的。而腿这种事,真要出点问题,不是休息几天能好,很多慢性劳损是不可逆的。
医生经常会提醒一句话——不是跑步让你健康,而是科学地跑步才让你不生病。
那问题来了:有没有可能通过跑前某些特定类型的肌肉激活动作,让腿在晨跑中更耐疲劳、减少损伤,同时还能提升跑步效率?
[1]王晓光,欧铸伟.老年人晨练中的常见误区及其规避[J].武术研究,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