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赶集,哥哥给了陌生女孩20块钱,两年后收获美好姻缘
发布时间:2025-04-03 12:35 浏览量:2
素材来自作者身边人的故事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文章,部分情节虚构处理,望友友们理性阅读,谢谢阅读支持)
我叫张风悔,出生在鲁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生了我们兄妹二人,我还有一个大我4岁的哥哥。
79年的农村,家家都不富裕,甚至可以说很艰难,好在我们地处平原,只要遇上好年景,风调雨顺,吃饱穿暖不成问题。
哥哥初中毕业,就跟着生产队干活挣工分,18岁那年就和父亲一样,每天挣10分工,而母亲也能挣6分工。
家里有3个人挣工分,一年下来,分的粮食够全家人吃的,年终结算的时候,还能从队里分点钱回来。
父母勤俭持家,过日子有谱,家里养兔子、养鸡、养鸭,每年卖一头肥猪,还养了一头老母猪,这些都是家里的经济来源。
79年的秋天,老母猪生了一窝小猪崽,母亲数了一下,足足有14头,为了让老母猪的奶水充足,父母对老母猪照顾的非常上心。
三个月以后,14头小猪崽长的膘肥体壮,一个个扭动着圆滚滚的屁股走来走去的,看着就喜人。
小猪葸卖了个不错的价钱,父亲数着手里的一摞钱高兴的说,今年过年,给我和哥哥每人买双新棉鞋。
母亲说,建刚(我哥名字叫建刚)辛苦干了一年,我看见咱村里有几个小青年,穿的那个半大衣不错,要不给建刚买个半大衣吧,他脚上的棉鞋还能穿,就不给他买棉鞋了。
那天父亲也是心情好,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我和哥哥听了以后,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就像是半大衣和棉鞋穿在身上了似的。
那时在我们农村,能穿上个小半大衣可是好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像我哥那样的小伙子。
半大衣是深蓝色斜纹布的面料,衣长到臀部以下,毛毛领,还带着两个斜兜,穿在身上非常排场,可价钱也不低,得20多块钱。
那天吃完早饭,母亲拿着35块钱交给哥哥,让哥哥带着我去镇上的百货商店去买半大衣和棉鞋。
娘都算好了,一双绦绒棉鞋就得六、七块钱,一个小半大衣也得二十几块钱,35块钱够用还能省下点。
那天刮着北风,风嗖嗖的刮在脸上,脸冻的生疼,可一想到快要穿上新棉鞋了,也就不觉得那么冷了。
镇上离我们家有8里地,我和哥哥两个人一路上说着话,也觉得没有那么远,不知不觉也就到了。
那天赶巧正好是镇上的大集,集上的人很多,也特别拥挤,百货商店就在大集的一条路边上。
哥哥领我来到了百货商店,店里的人不算太多,我们去到了卖鞋子和衣服的地方,我一眼就看见了心心念念的黑色绦绒棉鞋。
哥哥让售货员拿了一双黑色绦绒棉鞋,哥上我穿上试了一下,大小正合适,我说正好,哥说:你确定正好,我点了点头,哥把钱给了售货员,是花了6块5毛钱。
然后又去给哥哥买半大衣,可哥买东西特别仔细,拿起一件半大衣,看了外面看里面,翻来翻去的看,就怕买到残次品。
哥哥说:这么贵的衣服必须看好了再买,要是买到有毛病的就亏大了,而且回家还得被娘骂。
哥哥拿着半大衣在身上照量来照量去的,然又穿在身上试了一下,最终以24块钱价格,买下了一件半大衣。
棉鞋和衣服买完了,还剩下了4块5毛钱,哥哥说,今天正好是大集,说带我在集上转转,顺便买点别的东西。
我和哥哥沿着百货商店前边由东往西走,走到一个拐角处,发现那里站着几个人,有一个姑娘还蹲在那里哭。
我出于好奇,就拉着母亲过去看看。
走近一看,女孩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哭的满脸是泪,旁边的人就劝她,可谁劝也不听,就一直哭。
我和哥哥不知道女孩为啥哭,也不会劝人,就站在那里,这时又过来了一个大婶,大婶也是个热心肠,就问女孩说:
这闺女这是怎么了?碰到什么伤心的事情了,这大冷天的在这是哭啥?女孩不说话,还是哭。
这时旁边的一个大爷说:女孩的父亲生病了,女孩来给她爹买药,结果把买药的20块钱丢了,在这里哭了很长时间了。
那个大婶听后,对女孩说,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随之又劝女孩说,钱已经丢了,哭也没有用啊,这么冷的天,别在这里哭了,快回家去吧,回家再想想办法。
这时女孩哭的更伤心了,边哭边说,家里没有办法可想了,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已经没钱了,那20块钱,还是母亲东拼西凑借来的,我把钱弄丢了,回家母亲非打死我不可。
我们听了女孩的话以后,很同情女孩,也很为女孩着急,因为我们知道,药对于一个生病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女孩哭也是正常。
我和哥哥很想帮帮那个女孩,可自己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只有几块钱,我听见哥哥说了一句,如果不买半大衣就好了。
这时,哥哥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下腰一把把女孩拉起来,跟她说,别哭了,你跟我走,然后拉着女孩就朝东边走去。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跟在他们后边走,只见哥哥拉着女孩径直朝着百货商店的地方走去。
不一会来到了百货商店,哥哥经直去了卖衣服的地方,二话没说,从袋子里拿出刚买的半大衣,对那个售货员说,要退衣服。
那个售货员是个30多岁的年轻妇女,一听说哥哥要退衣服,说啥也不退,还说,如果衣服大小肥瘦不合适,可以调换,要退是不可能的。
哥哥说了很多好话,可无论怎么说,人家就是不退,哥哥回头把站在身后的女孩拉到跟前,跟售货员说了退衣服的原因。
刚开始那人半信半疑,直到女孩哭着说了事情的经过,那个售货员被哥哥的善心感动了,不仅退了衣服,还说哥哥是个有爱心的人。
哥哥跟那个售货员说了几声谢谢,然后把24块钱放在女孩的手里说:
你拿着这些线,快去给你父亲买药吧!然后嘱咐她说,把钱拿好了,千万别再弄丢了。
女孩感激的看着哥哥,只拿了20块钱,把那4块钱又给了哥哥,说20块钱就够了,然后含着眼泪一直说着谢谢。
女孩走了几步又转回身问我们是哪个村的,叫啥名字,说等有钱了就去还给我们。
那天回到家,哥哥把事情的经过跟父亲和母亲说了以后,父亲和母亲听了以后,都说哥哥做的对,还夸了我们。
两年以后的冬天,那天阴着天,还零零散散的飘着雪花,家里来了三个人,一对四五十岁的男女,还有一个20左右的漂亮女孩,女孩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包裹。
女孩见到母亲,问了一声说:大娘这里是张建刚家吗?母亲看了看女孩,不认识,然后回答她说:
这里是张建刚的家,我是建刚的娘,你找我们家刚有事吗?你们认识吗?
女孩没有回答母亲那一连串的问话,而是对着母亲甜甜的叫了一声大娘,母亲正纳闷呢。我从屋里出来了。
我一眼就认出来眼前的女孩就是两年前在集上丢钱的那个女孩。
我告诉母亲说,这就是两年前我和哥哥赶集遇到的那个丢钱的姑娘,母亲这才恍然大悟。
女孩跟母介绍说,那两个人是她的父母,还没等母亲开口说话,女孩的母亲走上前一把拉住了母亲的手说:
大嫂,我今天是来感谢你的,两年前你们家的20块钱,可救了我们家的急了,帮了我们家的大忙了。
其实我应该早来感谢你们,可我们也是才知道这件事,玉凤(女孩名字叫玉风)这孩子昨天才告诉我们这件事情。
两年前你家孩子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今天我们才来看你们,真是不好意思,对不起你们了。
原来两年前玉凤拿着哥哥给她的20块钱,去医院买了药,回家后没有对父母说丢钱的事,这件事情她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
当时玉凤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是怕说了丢钱的事,怕她的父母上火,二是怕被她母亲骂,于是她就一直满着她的父母。
她想等以后家里的日子好点了,能还上钱了的时候,再跟父母说这件事,然后把钱还再给我们。
这两年,玉凤他爹的病治好了,身体恢复的也不错,能下地干活了,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前些日子,卖了两头大肥猪,卖了些钱,玉凤觉得是还我们家钱的时候了,就跟她父母说了两年前我哥哥给她那20快钱的事情。
玉凤的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埋怨玉凤不早点说,说欠了人家这么大的恩情,连句谢谢也没对人家说,今天,一家三口来我家表示感谢。
玉凤的父亲拿出了20块钱,让母亲收下,母亲推辞说不用了,可他说什么也非让母亲拿着,推来让去的,母亲只好收下。
这时,哥哥从外面回来了,母亲赶紧给哥哥介绍,哥哥礼貌的叫了声叔、婶。
玉凤的母亲一把拉住哥哥的手说,好孩子,婶今天要好好的谢谢你,玉凤这丫头不懂事,让这声谢谢迟到了两年。
然后就把玉凤拿来的包裹打开,里面是一件蓝色的半大衣,她说,这是她昨天下午去镇上的百货商店买给哥哥的。
她让哥哥穿在身上,一直夸着哥哥心地善良,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从此以后,我们两家成了亲戚,经常你来我往的。
在常来常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发现哥哥和玉凤姐走的很近,他们两个人总是喜欢单独在一起。
有一次玉凤姐来我家,我看见她偷偷的给了我哥哥两双鞋垫,他们还小声说了很多话。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笑了,而且笑的很开心,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哥哥和玉凤姐好上了,谈恋爱了。
那天母亲问我哥对玉凤的印象怎么样,喜不喜欢玉凤时,哥哥红着脸点了点头。
几天之后,母亲就跟玉凤的父母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说了我哥和玉凤互相喜欢的这件事。
玉凤姐的父母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也相当满意,跟母亲说:嫂子,你把这么好的儿子给我当女婿,我得谢谢你。
这件事就这样订下来了,转过一个年头,哥哥和玉凤姐结了婚,玉凤姐成了我嫂子。
嫂子进门后,孝敬父母,对哥哥好,一年后还给父母生了一个大胖孙子。
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嘴,每天笑喜喜的,村里人都说母亲好福气,20块钱牵红线,娶了个好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