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来袭,全球鞋服行业面临成本飙升、供应链重构双重压力
发布时间:2025-04-08 11:03 浏览量: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8日讯(记者 王涵艺)据央视财经消息,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其中,越南鞋服类商品的关税高达46%,柬埔寨、泰国、印度等国税率亦在26%-49%不等。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以越南为全球制造中心的运动鞋服行业,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Lululemon等品牌面临成本飙升与供应链重构的双重压力。
关税政策重创企业产能布局
消息公布后,耐克股价单日暴跌14.44%,市值蒸发近百亿美元。耐克财报显示,2024财年,越南、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工厂分别生产了耐克品牌鞋类的大约50%、27%和18%。
近日,耐克也发布了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虽然公司营收、利润超预期,但耐克警告称,因关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下滑,预计本财年销售额将大幅下降。
同样的,阿迪达斯在越南的产量占其全球总产能的39%,股价单日下跌9.94%。主打瑜伽服饰的Lululemon也有约40%的产能在越南,关税冲击致其股价单日下跌9.58%。
此外,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宣布下调全年利润和预期,因为进口关税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和贸易战,从而进一步削弱运输和配送需求。截至4月4日收盘,联邦快递公司股价下跌6.45%,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股价也下跌1.61%。据央视财经,有分析称,因业务涉及多个行业和地区,物流公司通常被视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
花旗分析师指出,在过去十年中,美国服装进口的采购组合已从中国(份额从36%下降到21%)转移到越南(目前占19%)和孟加拉国(目前占9%),但美国政府对东南亚地区的超预期关税,让这些跨国巨头无处躲避。
供应链重构困境与行业连锁反应
除了对跨国企业本身的影响,行业上下游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对于运动鞋服OEM公司而言,其东南亚主要产地,包括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尼,均被大幅加征关税。这使得这些公司在分配美国订单的生产时,通过调整订单生产地以规避关税风险的空间相对有限。
此前,越南国家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预计2024年越南服装和纺织行业出口额预计将达到440亿美元,美国是其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越南纺织服装协会主席武德江彼时还乐观表示,2025年,越南纺织服装业力争实现出口额达470亿至480亿美元的目标。
据民银国际研报数据,从各OEM公司2024年对美收入占比来看,申洲为16%,晶苑为38%(北美),裕元制造为27%,华利为40%,九兴为47%(北美),维珍妮为43%。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从各OEM公司的产能地分布情况看:申洲的产能分布在中国、越南和柬埔寨,分别占比45%、28%和27%;晶苑的产能分布在中国、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分别占比17%、50%、13%、13%和7%;裕元制造的产能分布在中国、越南、印尼和其他地区,分别占比11%、31%、54%和4%;九兴控股的产能分布在中国、越南和其他地区,分别占比27%、51%和22%。
据界面新闻,全球最大运动鞋代工商宝成集团,为耐克、阿迪达斯、Reebok(锐步)、New Balance、Asics(亚瑟士)等5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等代工,年产量超3亿双。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劳动局2023年的一份公开文件显示,宝成集团在越南开设的宝元鞋厂计划裁员6000名员工。
2023年第二季度,宝成集团很快宣布计划投资230.2亿卢比(约合19.32亿元人民币)在印度当地建设工厂,想将东南亚代工厂的一部分产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同样低廉印度市场。然而,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名单中,印度同样面临26%的关税,转移成本高昂且周期漫长。
对于体育用品行业,此番所受冲击已显而易见。但耐克、阿迪等品牌也并非没有布局应对。经过多年全球化发展,许多品牌在规模较大的在地市场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例如,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众多海外体育公司物流和供应链中心的聚集地,凭借其优势助力品牌应对挑战。
近年来,随着本地化生产与智能化转型,供应链“在地化”加速。例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2023年已在中国太仓、苏州等地建设物流中心与自动化配送中心,斯凯奇(Skechers)的太仓物流中心也于2022年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