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是最好的锻炼?医生提醒:过了65岁,跑步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5-05-02 11:24  浏览量:5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说,像咱们这岁数的人,跑步是不是还合适?我现在一跑步就喘,有时候脚也不太利索。”

这话是陈叔在活动室里提出来的,他六十七岁,年轻时候是单位的篮球骨干,身体底子不错。

退休以后想着继续保持锻炼,别人都说慢跑好,他也就开始坚持每天跑一圈。

但最近总觉得跑完之后不如以前那么轻松,甚至还会感到膝盖紧、胸口闷,他有点拿不准,是不是年纪上来了,跑步这事反倒成了问题。

很多人到了六十五岁以后还在坚持慢跑,有的觉得状态不错,有的却跑出了问题,慢跑是不是适合这个年纪,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答案。

它的好处大家都听过,什么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代谢、减轻体重,这些确实是成立的。

但风险却被很多人忽略,尤其是当身体的系统已经进入老化阶段时,跑步到底怎么跑、跑多快、跑多久、呼吸顺不顺,全都决定了它到底是锻炼,还是负担。

热身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很多老年人一到公园就开始跑,甚至刚下车、刚下楼梯就直接进入节奏。

年轻时这么干可能还能应付,但到了六十几岁,身体的反应已经慢了,肌肉僵、关节紧,血管对运动的适应速度也降低。

如果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跑步,身体在短时间内从静止进入高强度状态,心脏会感受到突如其来的负荷,血压可能快速升高,容易引发心律不齐。

医生反复说热身重要不是随口提的,跑前的五到十分钟原地活动、慢走、原地抬腿、拉伸肌肉,都是让身体逐渐唤醒的过程。

不仅是肌肉和关节需要预热,心肺系统同样需要过渡,如果连热身都省了,就相当于逼迫一台老旧机器突然满速运转。

哪怕表面看起来没事,也是在悄悄透支,那些跑着跑着倒下的新闻,背后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身做得不到位。

除了热身,速度控制也是关键,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跑得越快效果越好,出汗才是锻炼的标准。可对老年人来说,慢跑的“慢”,是真慢。

超过某个心率阈值之后,心脏耗氧增加,反而失去了有氧运动该有的稳定性,简单来说,如果跑步时连话都说不出来、呼吸急促,那就说明强度过了。

跑得快不一定好,尤其是心脏有基础问题的老人,一旦过度加速,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异常,甚至是心源性晕厥。

更别提有些人因为追求“成果感”,非要挑战高坡、负重跑,这对膝盖、踝关节来说也是种摧残。

这个年纪的运动要追求的是“稳定输出”,不是“极限突破”,把速度降下来,控制在能一边走一边说话的状态,就是最合适的节奏。

还有一个大家经常忽略的问题就是跑多久,有些人跑起来就没完没了,非得凑个整数字,五公里、十公里才甘心。

这种“任务式”锻炼非常危险,年纪大了,身体的耐受性降低,如果没有充足的能量储备和水分补给,长时间运动会导致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下降。

跑得越久,脱水的风险越大,血液越稠,血压波动越频繁,最怕的就是出现心脑血管突发事件。

65岁以上人群最适合的慢跑时长是在30分钟以内,每周3到4次为宜,如果超过这个时长,又没有做好能量和水分管理,跑步反而对身体是一种负担。

那些以为越跑越年轻的老人,其实是在用透支换成就感。科学锻炼和情绪安慰是两回事,前者要靠数据、感受和规律,后者则常常带着一点盲目和冒进。

还有一点老年人很容易忽略,那就是鞋子的问题,脚上的装备对年轻人可能是舒适度问题,对老年人就是安全和损伤的问题。

老了以后,足底脂肪层变薄,脚掌对地面的缓冲能力下降,如果穿着普通休闲鞋、布鞋甚至过时的旧跑鞋去跑步,等于让足部直接承受地面反弹力。

这种力会沿着脚踝、膝盖一直传到髋关节和脊柱,久而久之,膝盖痛、脚掌痛、腰痛全来了。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专门的慢跑鞋,这个“专门”不是样子货,而是鞋底结构要有减震功能、鞋面支撑性强、鞋跟稳定、足弓有支撑,同时还要透气、不压脚。

每个人的脚型不同,选鞋时最好亲自试穿,不要贪便宜买地摊货。一个好的跑鞋比几次理疗更有价值,穿错鞋子跑步,就像穿拖鞋走山路,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身体。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呼吸的问题,跑步的时候呼吸不对,影响的不只是耐力,还会直接加大心肺系统的压力。

很多老人跑步时不自觉就憋气或者急促喘气,觉得自己越累越有锻炼感,其实这是一个严重误区。

老年人本来呼吸功能就开始退化,肺部的弹性下降,通气量减少,如果呼吸不节奏,就会导致氧气供应跟不上,血氧下降,容易出现头晕、胸闷甚至晕倒。

正确的呼吸应该是有节奏、有深度的,跑步时应尽量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节奏跟步伐配合,比如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让身体保持稳定的氧供。

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注意,就是呼吸频率不该因为疲劳而变得紊乱,如果跑到一半突然觉得呼吸节奏被打乱,说明强度已经超过了身体可承受的范围。

这时候就应该马上减速,甚至停下来休息,而不是咬牙坚持,说白了,慢跑对老年人确实是一种好运动,但它好不好,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细节。

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部分,才是决定慢跑是否真正有益的关键,有的人看起来“坚持跑步十年”,但膝盖坏了、心脏病也没躲过去,归根结底是跑法错了。

而有的人每天就跑二十分钟,速度慢得像散步,却活得更稳,睡得更好、血压也稳,这才是真正的区别。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慢跑是最好的锻炼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牟明.健身快走和慢跑锻炼对老年人健身效益影响的研究[C]//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二届湖北省体育科学大会暨第五届现代体育与军事训练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4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