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与物

发布时间:2025-07-13 14:09  浏览量:4

身与物

张新贵

月色漫过窗棂时,总想起那个捧着随侯珠的人。

传说那珠子在暗夜里能映出掌纹,却有人要用它去弹千仞之上的雀鸟。世人都笑他痴,说珠玉是稀世之宝,雀鸟轻如尘埃,怎值得如此相换?可细想起来,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做着类似的事?

见过为了爵位彻夜不眠的人,鬓边的白发比案头的竹简更密;也见过为了虚名奔波的人,脚下的芒鞋磨穿了底,却不知要往何处去。他们捧着自己的“随侯珠”——那点血肉凝成的性命,去追逐风中的雀鸟,以为抓住了什么,到头来只落得一身疲惫。

庄子说,道的根本是用来修养自身,剩下的绪余才用来治理国家,至于治理天下,不过是其中的糟粕。就像一棵大树,先得把根扎在土里,汲取雨露,才能枝繁叶茂,若只顾着向天空伸展,忘了根本,风一吹就倒。

曾见山中隐士,晨起汲泉煮茶,暮时倚树观星。他没有官印,没有粮仓,却活得比谁都自在。问他为何不入世建功,他指了指林间的松鼠:“你看它储粮,只为过冬,从不多贪;你看它攀枝,只为避雨,从不去争高。”原来所谓养生,不过是守住自己的根,不被外物牵着走。

如今的人总爱说“逐梦”,却分不清梦是自己的,还是别人塞来的。就像有人捧着美玉去弹雀,不是不知道轻重,是被远处的雀影迷了眼,忘了掌心的温度。

月色渐浓,案头的《庄子》泛着旧光。忽然明白,圣人之所以珍贵自身,不是自私,是知道那点用来“治身”的根本,才是一切的源头。就像河流,先得有源头的活水,才能灌溉田野,滋养万物。若为了灌溉,把源头堵了,到头来只能是一片干涸。

别让你的“随侯珠”,落得个弹雀的下场。守住自身的光,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