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柜姐打人后续:摔手机拉闸门,抽鞋打很开心,目击者透露原因
发布时间:2025-07-21 22:05 浏览量:1
“普通人难道就不配逛奢侈品店吗?”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灵魂一问。
近些年,随着大家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一些奢侈品店也爆火,受到了广大年轻群体的青睐,不过普通顾客遭到柜姐“歧视顾客”、“区别对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就在7月18日晚上,合肥万象城的某奢侈品店内就上演了一场“柜姐和顾客互殴”的冲突,视频在网上传播后,网友们议论纷纷。
据悉,当时36岁的顾客王某在店内用手机拍摄视频,38岁的柜姐罗某上前劝阻,双方从口角迅速升级为肢体冲突。
有现场目击者回忆描述称,当时柜姐一把抢过顾客手机猛摔在地,随后冲向电闸“轰隆”一声拉下半截卷帘门,将顾客堵在店内。更令人瞠目的是,罗某竟抄起一只样品高跟鞋抽打王某面部,且“边打边笑”,情绪十分激动。
两人最终扭打在地,柜姐制服撕裂、顾客头发凌乱,直到围观群众报警才被拉开。
至于两人爆发矛盾的原因,大家也是说法不一。警方通报认定是“拍摄引发劝阻纠纷”,但有目击者透露深层矛盾:柜姐疑似嫌弃顾客“只看不买”,甚至嘲讽其“用样品拍照装阔”,之后便点燃了顾客的怒火。
而奢侈品门店在点评网站上的大量差评,“柜员冰冷刻薄”“看人下菜碟”之类的说法,早已为这场冲突埋下伏笔......
事件发酵后,奢侈品店铺官方对此“冷处理”,品牌客服以“超出回复权限”为由拒绝置评,仅建议用户填写反馈表。门店次日恢复营业,柜员面对记者追问时统一口径:“一切等警方结果”。这种回避态度引发网友不满:“国际大牌的服务傲慢可见一斑!”
该商场的管理中心在记者到访时以“周末负责人不在”推诿,被批危机响应迟缓。而此前该店在点评网站早有大量差评,消费者多次吐槽柜员“态度冰冷”“看人下菜碟”。
之后警方快速介入,进行调解,随后在24小时内通报处理结果:因双方认错态度诚恳且未造成实质伤害,依法进行治安调解,并呼吁公众“不信谣不传谣”。
虽然警方的通报已经出来了,但是网友们对此事的关注依然有增无减。
当柜姐抄起高跟鞋抽向顾客的脸时,她砸碎的不仅是行业底线,更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大家普遍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奢侈品”不等于“特权的傲慢”。
奢侈品店铺的价值在于百年工艺与优雅精神,而非让柜姐误以为自己手握“阶级权杖”。网传罗某的“歧视”态度,是部分从业者将品牌光环扭曲为对消费者的俯视。
顾客拍摄的举动或许欠妥,但用打人等暴力来解决问题绝非明智的选项。如果连一句“抱歉,我们店内禁止拍摄”都说不出口,谈何专业素养?
“底层互殴”的真相是管理缺位,商场和品牌方对员工培训的敷衍早有端倪,差评堆积如山却无整改,最终酿成公关灾难,本质是资本对服务质量的漠视。
这场闹剧中最刺眼的,是柜姐施暴时的“快感”。当服务者将压制顾客当作情绪宣泄,行业尊严早已荡然无存。
这起矛盾事件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有网友纷纷评论道:
“月薪几千的柜姐真把自己当名媛了?抽鞋打人必须坐牢!”“奢侈品柜姐的优越感是谁惯的?普通消费者不该被区别对待!”“商场未禁拍,柜姐凭啥拦?”
如今部分销售人员将品牌光环等同于身份特权,对不是目标客户态度很是敷衍歧视。
不过也有赞同柜姐的一方说:
“专柜是购物场所,不是网红直播间”、“拍视频的想引流,柜姐想撒气,两个巨婴互啄!”
行业从业者诉苦:“每天站8小时应付刁难顾客,公司却只教我们跪式服务,谁能不崩?”
一条高赞评论道破症结:“奢侈品店铺的卷帘门能关住冲突,却关不住服务业畸形的尊卑焦虑。”
而事后该商场的一句“警方在处理”轻飘飘带过,对商场安保失职、员工培训漏洞却是只字不提。有知情人透露称,顾客王某声称要起诉,柜姐罗某经亲戚道歉却仍被曝“私下喊冤”。
近些年,奢侈品高端卖场的暴力冲突频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2024年上海LV店,顾客因质疑包款真伪被保安推搡致伤,视频中柜姐冷眼旁观;2023年北京SKP,顾客退货被拒后怒砸化妆品柜台,导购反呛“穷就别装”;2022年广州某顶奢珠宝店,VIP客户因试戴顺序争执,两柜姐当众互扯头发。
当一些柜姐用品牌身份筑起虚假优越感,顾客则以消费主义为武器反击,可是双方都忘记了“服务”的本质是尊重,而不是出手伤人。
在这起事件中,涉事柜员在冲突中情绪失控、甚至动用物品攻击顾客,暴露品牌内部管理漏洞。相比欧美市场,中国消费者更看重“被尊重体验”,但部分门店仍延续“高冷”做派。
对于顾客来说,如今短视频普及让门店拍摄成常态,但品牌缺乏明确规则,是学习苹果直营店的“开放拍摄”,还是效仿其他高奢店的“婉拒非购物者”?也是一个难题。
据一项统计显示,2024年多家奢侈品牌在华销量下滑,服务质量差成投诉重灾区。网友翻出一些奢侈品店铺的差评:“店员斜眼看人”“问三句答一句”,警示品牌需平衡高端形象与亲民服务。
双方这起闹剧,摔碎了双方的一地体面,真正的奢侈品,不是一只被当作暴力工具的高跟鞋,而是冲突前的一句耐心解释;不是柜台后的冷眼俯视,而是无论消费与否都给予的平等尊重。
当商家忙着降卷帘门遮丑时,大众更该追问:培训手册里的“顾客至上”,何时能从标语落地为底线?
参考资料:
合肥万象城香奈儿柜姐与顾客互殴?警方通报.--2025-07-19 19:30·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