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跑者的光环,果然都是跑步给的
发布时间:2025-08-29 04:12 浏览量:1
人到中年,曾经的光环早已退去。无论你是211、 985的高材生还是出国镀金的留子,即便在职场上游刃有余,时间久了,似乎也变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即便是管理岗、骨干层,也逃不开绩效的考核、孩子的辅导、房贷的压力,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头顶上不是光环,而是乌云。
但跑步不一样,跑步是为数不多属于自己、由自己主宰的事。它不问出身、不计年龄、不看头衔,只看你愿不愿意迈开脚步,而你中年走向上坡路就是因为跑步。
很多中年跑者因为职业的属性,没办法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穿搭,每天只能穿着单调的黑白灰三种色系,无论你内心多么热爱色彩与个性,每天出现在办公室里的样子,却只能扮演着自己不喜欢的角色。
那些属于风格和自我的表达,被层层叠叠的“职场得体”压抑着。好不容易穿了稍微特别的衣服,立刻成为茶水间的谈资:“哟,今儿穿这么精神,有情况?” 扮演着别人期待的角色,却常常找不到自己。
但跑道和赛场,是中年人的秀场,荧光绿、骚气粉、妹妹紫,都很有韵味!在赛场上你甚至可以cosplay,不穿运动套装也不会显得格格不入,反而周围的观众和选手都会为你加油欢呼,成为全场的焦点,在赛道上你只需要取悦自己,踩碎职场的灰暗,显现内心的真实色彩。
加班是中年人的职场魔咒,客户临时的需求、领导灵光一现的想法、系统突如其来的崩溃,都是加班的元凶。周末的亲子计划、晚上的训练课表、准备规划的旅程,项目优先级永远都是第一顺位。
然而,跑步的时间,尤其是站在起跑线上的那一刻,神圣不可侵犯。你无法控制领导几点叫你开会,但你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晨跑;你无法预估会议要开到几点,但你可以精准地规划下班后换上跑鞋冲向操场的那45分钟间歇训练;周末的项目修改可能突如其来,但你为那场目标赛事制定的长距离拉练必须完成!
这不仅仅是在挤时间,更是在夺回对时间的定义权和掌控权。训练时长,是你亲手在生活与工作之中的不规则中划出的清晰边界。等你再次站在起点线,抬腕按下手表的那一刻,世界仍然喧哗,但你的训练时长,只为你自己走。
职场如同修罗场般的存在,秉承着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原理,一个项目即便是从前期准备到策划再到执行,条理一目了然,但是前方所面临的困难险阻远不止看到的这么简单,部门之间的明争暗斗;在甩锅与背锅之间来回切换;预算又像紧箍咒,而自己的任务就像“去把唐僧师徒四人给除掉”的困难指数。
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实力也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能你提出的好创意,在他人眼中成为了负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这个时候,再好的能力在背后都会被人诟病,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无形的压力。
但在赛场上就不一样了,挑战的难度降低很多,目标明确,终点线就在远方,你只需要考虑的是可能是心肺的极限,肌肉的酸痛,骄阳暴雨或是突发事件的出现。但这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提前预判好,将风险降到最低。
没有甩锅,只有对自己的责任;没有不清楚的条理性,只有配速和里程的诚实数据。当汗水浸透衣衫,当脚步坚定地踏过一公里又一公里,那种掌控感、那种纯粹对抗并战胜困难的体验,是在复杂职场中难以觅得的游刃有余。
赛道上那种可以自己掌控命运的感觉,真的太好了,冲线的那一刻,是成功PB亦或是安全完赛,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没有任何添加的成分。
在格子间和会议室里处处都是人情世故。社交是一门玄学,也是职场生存的必修课。你得琢磨领导的弦外之音,权衡同事的潜在立场,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成年人的体面,即便是再不喜欢的同事,也得表面笑嘻嘻。微信聊天界面也只会在工作时间与同事有交流,其余时间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最怕的就是在休息时间收到同事发来的消息,准没好事。
但当你换上跑鞋,一切都变得丰富多彩,手机里的聊天都是大家喜欢的话题,互相交流自己跑步的心得体验,毫无负担没有套路,真诚就是必杀技。
跑道上相遇,一声“加油!”发自肺腑,不必揣测任何用意;补给站旁,陌生人递来的一杯水、半根能量胶,传递的是纯粹的善意,希望每个人都能安全完赛的愿景;训练伙伴之间,分享的是PB的喜悦、训练的技巧、比赛的经验。大家的目标一致、彼此成全,比任何职场话术都更有力量。
在跑圈,你不需要演技,只需要一颗热爱奔跑、愿意分享的心。这份简单而可靠的联结,是跑步赠予中年跑者最好的礼物。
中年不是失去光环,而是换了一种光的方式。在跑道上,每一次迈步都在替你擦亮自己,不是为谁看,而是为自己心里那束光。当许多事不再由你做主,跑步把可控还给你,跑远也好,跑慢也行,让脚步替你回答:中年的路,是上坡路,而我们,正在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