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蓝:我眼中的师帅

发布时间:2025-08-29 17:29  浏览量:1

初见:初入警营的光

十四年前,我通过全国十三省联考考入了黑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当我第一次踏入戒治区,面对那徐徐开启的厚重铁门,金属碰撞声在空旷的廊道间铿锵回荡,久久不息,仿佛在向每一个初来者昭示这片区域的庄严与神圣。作为一名新录入的民警,心中涌动着对新岗位的敬畏与坚定。在我报到当日,是师帅队长笑着迎上来的,33 岁的她站在灰墙下,黑发利落束起,发梢随着脚步轻轻晃,步伐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干练与果决,那双早市淘来的红底黑皮鞋,在肃穆的环境里亮得像团小火苗。她伸手接过我的档案袋,指尖带着点暖意:“吴一吧?以后咱们就是战友了。”那声 “战友”,让我紧绷的神经忽然松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给我的第一份偏爱。

相伴:亦师亦友的暖

这抹红很快温暖了我。上班伊始,我笨拙地将钥匙断在库房锁孔,惊得冷汗涔涔、手足无措,脑子里全是 “刚入职就犯错” 的慌乱。师帅队长巡逻经过,看我脸都白了,没等我道歉就先拍了拍我后背:“怕什么,谁不是从不会干开始的?”她让我去值班室歇着,自己却蹲在锁孔前捣鼓了半个钟头,等我端着热水出来时,锁已经修好了,她指尖沾着灰,笑着说:“你看,多大点事。”——那是我初涉岗位收获的第一份暖意,像暗夜里悄然点燃的篝火,驱散了我的惶惑与寒意,让“队长”二字从此不再仅是威严,更有了亲厚的重量。

深念:刻进心底的善

她对学员的好,我看在眼里,更暖在心里。有次深夜备勤,我起夜时看见她办公室灯还亮着,推开门就见她还在为学员量身定制教育方案,攻克一个“顽石”学员的心防。即便学员解教,她关切的目光仍寸步不离:“回去的路冷不冷?有饭吃吗?有人接站吗?”当得知一位学员家庭困难没有路费回家时,她默默掏出微薄工资袋里的五十块钱——那个年代,是她从赡养植物人父亲的微薄薪金中挤出的五十元钱,是沉甸甸的情义。这五十元并非施舍,是她用微薄薪火点燃的灯,照见绝望处人性的路。她常说:“爱有无穷力量。”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她的温暖从不是刻意,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诀别:未曾言说的痛

命运在2020年冬天向她投下寒霜。她被查出小细胞肺癌的那天,我正在整理她的三等功奖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觉自己的指节都在抖,喉咙像堵着棉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如晴天霹雳,我眼睁睁看着昔日雷厉风行的队长,被病魔残忍地榨干血肉——140斤的身躯在短短时日里枯瘦成98斤的嶙峋骨架。在备勤室帮她换衣时,我指尖触到的全是突兀的骨节与薄薄皮肤下微弱的心跳,让我恍惚看见风雪中衣衫褴褛的抗联战士。我偷偷背过身去抹眼泪,却听见她在身后笑,“以前总愁减肥,这下倒好了。”我的心里疼得像被针扎,可她总反过来安慰我:“没事,等我好了,还带你巡岗。”

午休时,她会悄悄摘下闷热的假发,用枕巾仔细包住光秃的头颅。她笑着解释:“太热了,可不能让你们看见我‘小尼姑’的样子!”——这爱美的坚持背后,是她对尊严的守护,是对我们最温柔的保护。她至死都渴望以警容的庄重与美丽告别:“走时,请组织让我穿着警服离开。”在她心中,警徽的金属光芒与生命的最后尊严合二为一,警服不是裹身的布,是灵魂的旌旗,是生命向信仰交出的最高答卷。

铭记:恒耀警徽的星

2025 年 7 月 28 日,她终究还是走了,穿着她最爱的警服,警徽在阳光下亮得刺眼。记得那天的阳光特别毒,蝉鸣聒噪得让人心慌,可她就那样安静地走了,像一片叶子轻轻落回大地,如一曲未尽乐章戛然而止,短得让人心碎,却重得让整个戒治区都屏住了呼吸。送她那天,我看着她的遗像,忽然想起初见时她红底鞋上的光,想起她教我修锁时沾灰的指尖,想起她化疗时裹着头巾的笑。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暖,那些她没说出口的疼,忽然都涌到眼前。

她的一生,是对“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帮教能手”“全国戒毒工作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优秀教育能手”“教育转化专家”等一系列沉甸甸荣誉最完美的诠释。这些称号,不是勋章的点缀,而是她用24年如一日的坚守、用无数次挺身而出的果敢、用春风化雨的真情、用燃烧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忠诚,一笔一画镌刻在戒毒事业丰碑上的不朽印记。

她的荣誉证书堆了半抽屉,可在我心里,她从来不是 “二级英雄模范”,而是那个会帮我解围、会给我塞热馒头、会在病床上惦记学员的师帅,是我从警路上的光,是我这辈子都想追着的人。再回望,那早市红底鞋与临终警服,是她短暂旅程中贯穿始终的坐标:一端连着泥土里的平实烟火与对事业最深的眷恋,一端指向信仰铸就的璀璨星空与对誓言最真的恪守。她用行动告诉世界:忠诚,是在火场前让战友先撤的决断,是用身体阻挡学员自残时的无畏;奉献,是为学员垫付路费时的慷慨,是深夜里研读方案的执着;英勇,是与病魔抗争时爽朗的笑声,是执意身着警服告别的尊严。

“人民警察,站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面向着的永远是冲锋的方向。”她这句最朴素的誓言,最终在警徽覆盖下的遗容上,闪耀成最纯粹的光。

三审:张永新

二审:程 铭

一审:李维萍

编辑:范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