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中感受生命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05 17:20  浏览量:1

奔跑中感受生命力量

文/李红影

日历撕到七月初,老公突然捧着手机凑过来:“阿尔山有场马拉松,咱们全家去试试?”

我转头看着他眼里的光,又瞥了眼在客厅里追跑打闹的两个孩子——大女儿小学四年级,小儿子也二年级了,心里虽有犹豫,却被那句“全家一起”勾动了心弦。最终,老公报了半程马拉松,我带着孩子们报了健康跑,一场关于“奔跑”的夏日约定,就这样在空调房里悄悄定下了。

出发去阿尔山的那天,后备箱里堆满了跑鞋和运动服。小儿子带着一堆零食,一路追问:“比赛的时候有什么补给?”“跑不动是不是可以上收容车?”惹得全家人笑个不停。大女儿则拿着我的手机反复翻看阿尔山的照片:“妈妈,跑完了我要去照片上的地方去玩。”我笑着点头,心里却藏着一丝忐忑——5公里对孩子来说不算短,尤其是平时连散步都要耍赖的小儿子,真能坚持下来吗?

抵达阿尔山的那个傍晚,我们领完参赛包后,沿着赛道提前“踩点儿”。

连绵的青山披着薄雾,林间的风带着松针的清香,脚下的柏油路被夕阳染成暖金色。赛道旁的补给站正在搭建,志愿者们笑着搬运矿泉水,几个穿着运动服的跑者正在拉伸,其中一位白发大爷正和老伴儿比划着什么,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满满的期待。

“明天这里会很热闹吧?”大女儿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角,我望着远处层叠的山峦,突然觉得,这场比赛或许会成为这个暑假最特别的注脚。

比赛当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起点广场就已经人声鼎沸。穿红色参赛服的全马选手、黄色半马选手、绿色健康跑选手,像一道道流动的彩虹在晨光里交织成鲜活的色块。孩子们兴奋地扯着号码布,老公正在调整鞋带,我帮小儿子把号码布别在胸前,指尖触到他温热的后背,竟比他还要紧张几分。

突然,广场上的音乐安静下来,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请全体肃立,奏唱国歌!”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起初只是零星的歌声,很快便汇成了震耳欲聋的合唱。身边的老公牵着我的手,我深切地感知到了他掌心的力量;大女儿仰着头,小拳头攥得紧紧的,稚嫩的声音跟着节奏起伏;不远处的白发大爷脱帽肃立,鬓角的白霜在晨光里闪着微光。那一刻,几千人的心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连在一起,歌声里有跑者的期待,有观众的热忱,更有一份无需言说的默契与骄傲。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望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原来“爱国”从不需要刻意煽情,它就藏在这同频共振的心跳里,藏在这不约而同的歌声里。

发令枪响的瞬间,老公笑着朝我们挥手,转身汇入黄色的半程马拉松人流。我牵着两个孩子,随着绿色健康跑的队伍慢慢向前移动。起初的几百米,小儿子还蹦蹦跳跳地和旁边的小朋友比赛谁的步伐更轻快,可到了两公里处,他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妈妈,我渴……”他拉着我的衣角,小脸红扑扑的,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我想起赛前工作人员说的‘健康跑不设补给站’,便不断地鼓励着孩子;姐姐此时也给弟弟树起了榜样,旁边的同龄孩子也都彼此加油,就这样又坚持了一段路程。 转过一个弯道时,赛道旁突然飘起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几个志愿者举着“坚持就是胜利”的牌子,对着跑者们大声喊着“加油”。

这时候,不知是谁起的头儿,孩子们开始互相喊着“加油”,原本零散的脚步声,渐渐踩出了整齐的节奏。小儿子咬着牙,跟着前面的小哥哥一步步往前挪,上坡时他喘着气说“我跑不动了”,大女儿便牵着他的手,不断地加油鼓气。就这样,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们终于看到了终点的拱门。

当工作人员把完赛奖牌挂在孩子们脖子上时,小儿子突然扑进我怀里:“妈妈,我赢了!”我摸着他汗湿的后背,看着他胸前闪着光的奖牌,突然明白——所谓成长,不就是在想要放弃时,多走的那一小步吗?

陪孩子们领完证书,我带着他们去全程马拉松终点等待。赛道旁的观众越来越多,大家举着手机,朝着选手跑来的方向张望。“来了来了!”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只见一位穿着红色参赛服的跑者正奋力冲刺,他的左臂紧紧挽着一位阿姨的手,两人并肩冲过终点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得知大爷74岁,跑完全程马拉松用了5小时12分;阿姨73岁,只报了欢乐跑,却陪着大爷跑完了最后两公里。冲线的瞬间,两位老人彼此那相视而笑的眼神,却比任何情话都动人。原来爱情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它可以是七十几岁时依然愿意陪你跑完漫长赛道的勇气,是满头白发时不离不弃的陪伴。

全马最后一名跑者冲线时,全场的掌声比冠军冲刺时还要热烈。那是位60多岁的大爷,穿着普通的蓝色T恤,脚上竟是一双再常见不过的塑料拖鞋。他的膝盖上缠着护膝,脸上的汗水顺着皱纹往下淌,可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当他挪过终点线的那一刻,瘫坐在地上,却对着镜头比了个胜利的手势。那一刻,他一定认为一切都值得了。

老公跑完了半马是坐着接驳车回来的。他晒得黝黑的脸上带着疲惫,眼睛却亮得惊人:“你们猜我遇到谁了?杨佳玉!还有房博!”他举着手机给我们看合影,还要到了签名,真是不虚此行,赚到了。

返程的路上,孩子们睡着了,胸前的奖牌在车窗透进的阳光里闪闪发亮。我望着窗外倒退的风景,想起那位穿拖鞋的大爷、互相搀扶的老夫妻,还有国歌响起时那片震耳欲聋的合唱……突然明白,这场马拉松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跑得更快,而是如何在奔跑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回到家的第二天,我穿上跑鞋站在了小区的跑道上。起初的几百米依然气喘吁吁,但当风吹过耳畔时,我仿佛又听到了阿尔山赛道旁的欢呼声,看到了那对老夫妻相视而笑的模样。我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明年,半马。”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那份在奔跑中收获的勇气与热爱。

其实生命本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有人穿着专业跑鞋,有人踩着拖鞋,但只要不放弃,每一步都算数。就像阿尔山的风,吹过赛道,也吹进心里。它告诉我们,运动带来的从来不止强健的体魄,更是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是与陌生人并肩向前的温暖,是白发苍苍时依然对世界怀揣热忱的纯粹。

这个暑假,阿尔山的马拉松给了我深刻的领悟:奔跑吧,向着阳光,向着热爱,向着那个更好的自己。因为,生命的意义本就在这永不停歇的脚步里……

李红影:2020年参加工作,就职于阿荣旗实验小学,工作踏实,有耐心,有责任感。热爱运动,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