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服行业竞争进入5.0时代?

发布时间:2025-09-08 11:55  浏览量:1

2025年9月4日,联合国日内瓦万国宫的高级别对话会,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商业会议。它标志着全球商业文明的一次集体转向:从追求无限增长的线性思维,转向追求与地球共生的循环思维。安踏集团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在此发声,并共同发布倡议,这象征着中国品牌正从全球化的“参与者”进化为新商业文明的“贡献者”与“引领者”。

回首品牌竞争模式的演变,它绝非孤立的商业现象,而是一面镜子,深刻映照出人类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与集体意识的演进历程。

1.0时代(生产时代) 是人类工业化曙光在消费品领域的缩影。

在运动鞋服领域,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像匡威(Converse)的All Star篮球鞋(1917年推出) 这样的经典产品。它的设计极其简单:帆布鞋面、橡胶鞋底,颜色最初几乎只有单一的黑色或白色。在物资相对匮乏、市场供不应求的阶段,品牌的核心任务是大规模生产出耐用、实用的基础产品。“生产什么,顾客就买什么”是这个时代的生动写照。企业间的竞争核心是生产效率和规模,谁能更快、更多、更省地生产出这双“万能”的帆布鞋,谁就能占领市场。此时的运动鞋是纯粹的功能性工具,尚未承载任何个性化或情感化的表达。


2.0时代(产品时代) 标志着消费社会的兴起。

当基础需求被满足,差异化竞争开始了。在运动鞋服领域,这表现为专业细分:篮球鞋开始区别于跑步鞋,科技面料(如早期的Gore-Tex)开始应用。竞争的核心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装备”,但依然是在传统框架内对产品性能的极致优化。

3.0时代(品牌时代) 是身份政治与情感经济的崛起。

耐克的“Just Do It”之所以成为不朽的经典,因为它精准地捕获了后工业时代个体对自我实现、个性表达和精神超越的渴望。运动服饰不再仅仅是运动时穿着,而是成为一种流动的、象征着健康、活力与特定生活方式的“社交货币”。品牌成为部落的图腾,消费者通过购买来寻找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4.0时代(技术时代) 是数字革命与人类身体延展的探索。

智能跑鞋、可穿戴设备、自适应鞋带、碳板跑鞋……这些创新将产品从“装备”升级为“数字化的身体接口”。品牌竞争的核心是算力、算法和生物力学研究,旨在突破人类体能极限,提供极致的个性化体验。然而,这一时代在追求性能巅峰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复杂的复合材料难以回收,电子元件产生电子垃圾,高性能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能源消耗和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5.0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升级为服务于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递进,而是一次根本性的范式转移。其驱动力源于人类发展面临的终极悖论:我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欲望,正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健康背道而驰。

· 从人类发展更高角度:5.0时代是对“人类世”(Anthropocene)的深刻反思与回应。它意味着商业的目标必须从“服务于人”升级为“服务于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企业的价值衡量标准,不再是单一的财务报表,而是环境、社会、治理(ESG) 三位一体的综合报告。企业的竞争,是看谁能为“地球超载”的困境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 从运动鞋服具体发展角度:可持续发展不再是营销的噱头,而是深入产品骨髓的创新源头。它具体体现在:

材料革命:从使用回收涤纶(rPET)、海洋塑料制成的纱线,到生物基材料(如用藻类、菌丝、玉米制作泡沫),再到可生物降解的材质。例如,Allbirds的甘蔗基鞋底、adidas的Futurecraft.Loop可完全回收跑鞋、安踏的环保材料系列,都是这一革命的先锋。

流程重塑:供应链的“脱碳”成为核心战场。安踏要求到2030年核心供应商实现年减碳5.5%,这背后是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切换,是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节水节能改造,是绿色物流的全面应用。

模式创新:推广产品修复、回收和转售服务,探索“产品即服务”的租赁模式,致力于构建行业的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告别“生产-消费-废弃”的线性模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从1.0到5.0,品牌竞争的演进轨迹,恰如人类文明的一部微缩史诗:我们从依赖自然(1.0)、利用自然(2.0/3.0)、试图超越自然(4.0),最终走向了需要回馈与守护自然(5.0) 的新阶段。

在这个新时代,安踏等领先企业的使命已然升华:它们不仅要为世界冠军打造夺冠装备,更要为全人类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它们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彼此,而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挑战。最终的成功,将不再仅由市场份额和股价定义,更将由它们为下一代留下的地球的健康程度来定义。这,就是竞争5.0时代的最高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