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心地疼!福州小伙被抬进医院,悔惨了!医生:接诊量明显增多!千万别这样穿鞋

发布时间:2025-09-08 15:19  浏览量:1

我绝不会贪方便穿拖鞋……”

近日,家住福州台江的小刘(化名)

躺在床上懊悔不已!

他万万没想到,

因为穿拖鞋打球,

自己要承受三个月的痛苦……

小刘整个夏天都待在空调房里,眼看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前段时间,他便约上朋友到小区篮球场打球。出门时,小刘突然发现球鞋坏了,为省时间,他直接穿着拖鞋赶到球场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比赛时,小刘转身、急停、变向、上篮、盖帽、投三分,表现精彩,赢得阵阵掌声。可就在一次抢篮板落地时,他的右脚从拖鞋中滑出,踝猛地内翻,发出“咔嚓”一声响,紧接着,钻心的剧痛袭来,整个人倒地不起。

球友见情况不对,赶紧将小刘送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王海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为他拍片检查,结果显示:右踝关节骨折、右侧下胫腓联合分离。

▲图片显示小刘骨折错位严重,同时还伴有严重的韧带损伤

王海告诉小刘,骨折移位严重,需手术治疗,术后三个月不能负重,还要配合康复治疗,才有可能恢复踝关节功能。

小刘懊悔不已:“早知道这么危险,我绝不会贪方便穿拖鞋打球!”

王海表示,

小刘的情况并非个例。

入夏至今,因穿拖鞋运动受伤

来骨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损伤类型主要包括:

踝关节扭伤/骨折:最常见,轻则韧带拉伤,重则骨折需手术;

膝关节劳损:缺乏缓冲易导致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

●跟腱炎、肌肉拉伤:因固定不牢,小腿和跟腱反复紧张所致;

●严重跌倒伤:在湿滑地面易摔倒,可能导致腕部、髋部等骨折,对老年人尤其危险。

很多年轻人觉得:

“穿拖鞋不是也能跑吗?”

或为图一时凉快、方便,忽略风险。

对此,王海解释:

“运动鞋和拖鞋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

1.固定性不足

运动鞋通过鞋带或鞋面紧密包裹足部,形成稳定支撑;而拖鞋摩擦力有限,运动时脚容易滑出

2.缺乏足弓支撑

运动鞋的鞋垫通常有弧形支撑,能承托足弓这一“天然减震器”;拖鞋的鞋底平坦,长时间穿着运动易疲劳,甚至诱发足底筋膜炎

3.没有缓冲减震

跑跳落地时,脚部承受的冲击力可达体重的2~6倍。运动鞋的底部能缓冲减震,拖鞋则让冲击力直接传至踝、膝、髋关节。

4.防滑性能差

运动鞋鞋底纹路复杂,防滑性好;拖鞋鞋底多为光滑橡胶,在湿滑地面易打滑。

5.踝关节保护弱

运动鞋的高帮可限制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而拖鞋毫无保护,踝关节如同“裸奔”。

王海强调,运动时必须穿运动鞋,这是基本原则。如已受伤,轻度扭伤者可遵循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他特别提醒,一时贪图方便,

可能换来数月康复甚至永久损伤。

喜欢穿拖鞋运动的朋友,

务必避免“凉快一时,痛苦三月”。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杨晨声

通讯员: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