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心里的时令

发布时间:2025-09-13 18:25  浏览量:2

城市的四季,总像是被匆忙的脚步踏碎了,模糊了界限。人们每日奔波于工作与生活之间,很少有心思去留意窗外的风是凉了还是暖了,只有在穿衣换鞋时才被动地感知季节的流转。反倒是远离喧嚣的老家,二百多公里外的那个小村庄,四季依旧分明得清晰可触。即便如此,今年的冬天也显得格外不同,十二月上旬,城里竟还维持着二十度的暖意,而老家早已晨霜铺地,寒气沁人。

趁着周末,我和家人驱车回乡,给母亲送去些过冬的物资。冬日的田野,麦苗与油菜泛着浅绿,其余的土地大多裸露着,沉默在霜雪之中,仿佛进入了短暂的休憩。青砖砌成的院墙,红瓦覆盖的屋顶,还有那木制的篱笆小院,在冬阳的照耀下虽显清冷,却透出一种踏实的暖意。我推开院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几只母鸡在院子里慢悠悠地啄食,柿子树虽已落叶,枝头却仍挂着许多金黄的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桔子树也沉甸甸地缀满橙黄的果子,这些都是母亲特意为孙女留下的,盼着孩子回来亲手采摘。

墙角的小菜园里,小白菜翠绿欲滴,萝卜青翠挺拔,大蒜整齐排列,每一片叶子都透着生机,那是母亲日日照料的成果。寒风虽比城里刺骨,但我的心却异常温暖。刚进屋,母亲便从厨房探出头来,惊喜地喊道:“呀!儿子到家啦!”那声音里满是欢喜,瞬间融化了我一路的疲惫。

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可中秋时我带回去的营养品还堆在角落,包装未拆。我忍不住说:“妈,这些不吃就过期了,多浪费。”她轻声回应:“家里啥都不缺,你别总花钱。”灶台上只有一小盘青菜和一碗腌萝卜,我带来的猪肉还冻在箱里,丝毫未动。母亲执意要去抓鸡,说要炖汤给我补身子。我连忙从冰箱取出肉:“妈,别杀鸡了,这肉还新鲜,一起炖了吧。”她摇头:“放久了不新鲜,你难得回来,得吃现杀的。”我明白,若再坚持,她心里反倒不乐。对她而言,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是最大的幸福。

我拿出新买的羽绒服、棉鞋、电热毯,还有各种补品和肉食。母亲看着堆满的物件,嘴上说着“用不着,别乱花钱”,语气里却藏不住欣慰。她心疼儿子花钱,可眼神里的满足却藏不住。姐姐在县城,常回家添置衣物用品,可母亲依旧节俭如初。十几年前我买的外套,她还珍藏着,叠得整整齐齐,箱底放着樟脑球,换季时总会拿出来晾晒。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未因季节更迭而改变心境。她只是随着天气冷暖,增减衣物,从容应对。对她而言,春夏秋冬不过是自然的节奏,无需大惊小怪,更不必劳心费神。她用最朴素的方式,活出了最踏实的人生。她不追逐繁华,不抱怨清贫,只是默默守护着这个家,用她的温暖,抵御着世间的寒凉。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恒久的春天,无声无息,却滋养着每一个归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