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啪嗒声里的旧时光
发布时间:2025-09-19 13:03 浏览量:1
文/陈康明
国庆将至,街边橱窗里摆满了各式新款鞋履,色彩明艳、设计别致。可这些鞋子,却总让我想起六十年代那一双透明的塑料凉鞋——硬挺、简单,走起路来啪嗒作响,那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宝物。
那时候,我们兄弟姐妹的衣服总是补丁叠补丁。一件衣裳,从父亲传给大哥,大哥穿不下了再给二哥,最后才轮到我们小的。新衣服是过年才敢做的梦,更别说一双崭新的塑料凉鞋了。
有一年期末考试,我的成绩进步了十几名。
父亲没有食言,国庆那天,他从贴身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零钱,带我去乡供销社,给我买了一双湖蓝色透明的塑料凉鞋。鞋带是由两根光滑的塑料条编成的,我第一次穿上时,凉意从脚底窜上来,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像踩在冰片上。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双完全属于自己的新鞋。
从那以后,我把这双鞋当成无价之宝。每天上学,我光脚走过田埂,用油纸把凉鞋仔细包好放进书包。快到校门口才舍得穿上。放学一出校门,就又脱下来包好,赤脚走回家。乡间的石子路硌得脚生疼,但摸一摸书包里的凉鞋,心里就特别踏实。
最难忘的,是去长寿县城卖土豆那次。天还没亮,我和大哥还有几个伙伴就出发了,背篓里装满自家种的土豆。在县城吆喝了大半天,总算卖完了,却错过了回石沱的机动船。大哥只好带我们赶渡船到对岸,沿着长江岸边走回去。
二十多里路,我一直把凉鞋小心地搁在大哥的背篓里,自己光脚走在碎石滩上。走到石和乡深沱湾时,夕阳把江面映得通红。我们六个孩子在河滩上休息,不知谁先起的头,大家分成两拨,在鹅卵石滩上“打起了仗”。江水哗啦啦地响,我们笑啊闹啊,累和饿全都抛在了脑后。
等到天几乎黑透,我们才继续赶路。走了三四里地,我忽然想起背篓里的凉鞋。伸手一摸,心里猛地一沉——鞋不见了!我当场就哭出了声。大哥冷静地回想了一下,说肯定是玩的时候落在沙滩上了。我们只好掉头,借着微弱的月光,猫着腰在鹅卵石中间仔细找。
“在这儿!”大哥突然喊了一声。那双透明的凉鞋静静躺在一块大石头旁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我冲过去一把抱住失而复得的宝贝,眼泪又淌了下来,但这一次,是因为高兴。
这双凉鞋我穿了一年多,直到脚长大了实在穿不下。母亲用布条把后跟接长,传给四妹穿。后来鞋底磨破了,就又钉上一块胶皮补丁。就这樣,这双凉鞋在我们兄弟姐妹间一个一个传下去,直到透明材质渐渐变黄、发脆。
如今每到国庆,商场里挂满促销海报,孩子们缠着家长要买最新款的运动鞋。而我,总会想起那个物质匮乏却充满温情的年代,想起那双走路啪嗒作响的塑料凉鞋。它不只是一双鞋,更是一段岁月的见证——是父亲沉甸甸的爱,是兄弟姐妹之间传递的温暖,是永远镌刻在记忆里的微光。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