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馈赠,便是对自己最深的温柔——美好的回忆
发布时间:2025-09-20 08:54 浏览量:1
去年深秋,丽丽在医院陪护生病的母亲,夜里总是被走廊里的脚步声惊醒。某个凌晨,她看见护工张阿姨蹲在楼梯间吃早饭,塑料盒里是半块凉透的馒头,旁边一小袋咸菜。见丽丽走来,张阿姨笑着把馒头掰成两半,递给她一半:“姑娘,垫垫肚子,后半夜还得熬呢。”丽丽问她怎么不热一下,她摆摆手说:“病房里老人都睡得浅,微波炉一响就吵了。再说这馒头是我妈从老家寄来的,她亲手蒸的,凉着吃也香。”从那天起,丽丽每天早餐都多带一份粥,可张阿姨总回她一个苹果,说是楼下树上结的,“摘的时候太阳刚出来,带着露水,特别甜”。后来丽丽才知道,张阿姨的丈夫前年走了,儿子在外地打工,她一个人撑起整个家,还要供乡下的小孙女读书。可她从不抱怨,给老人擦身时哼着老歌,换尿布时讲笑话逗人,连护士站的打印机坏了,她也能捣鼓着修好。有次丽丽问她累不累,她指了指窗外那棵梧桐树:“你看它,夏天遮阳,秋天落叶,从来没喊过一声苦。老天让它长在这儿,它就安安心心地长。人也一样,给啥就接住,好好过就是了。”
这话让丽丽想起了外婆。小时候家里穷,外婆总把鸡蛋留给她,自己啃冷红薯。有年冬天特别冷,她的棉鞋破了,外婆连夜拆了自己的棉袄,用棉花给她做了双新棉鞋。她问外婆冷不冷,外婆抱着她坐在火塘边,轻声说:“你看这火塘,就这么几根柴,也能烧得暖烘烘的。老天给的日子,慢慢过,就有暖了。”后来外婆老了,眼睛花了,还坚持给她织毛衣,针脚歪歪扭扭,丽丽却穿了好多年,舍不得换。
如今丽丽长大了,总想着多赚钱、买大房子,可越努力越觉得疲惫。直到在医院看见张阿姨蹲在角落吃凉馒头却笑得满足,想起外婆穿着单衣却把温暖全给了她,她忽然明白了:爱自己,不是追逐多少物质,而是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顺境时感恩,逆境中也能发现藏在细节里的甜。
现在,丽丽会在周末清晨为自己煮一碗热粥,慢慢喝完;傍晚牵着母亲的手在小区散步,听她讲那些旧时光。她把张阿姨送的苹果放在果盘中央,等它自然熟透,散发出清甜的香气。她知道,老天早已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一顿热饭,一句问候,一个能陪伴的人。那些看似“不够好”的日子,其实都是生活另一种温柔的表达。
就像梧桐树不因落叶而悲伤,因为它相信春天终会回来;就像张阿姨从不因辛苦而哀叹,因为她能在凉馒头里尝出母亲的味道;就像外婆从不因贫穷而失落,因为她懂得温暖从不靠金钱衡量。爱自己,就是以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每一刻平凡的拥有。或许我们没有荣华富贵,也没有一帆风顺,但只要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身边有牵挂的人,手里有能做的事,便是最深的幸福。
此刻,阳光洒进窗台,丽丽给母亲削了一个苹果。母亲咬了一口,笑着说:“真甜。”丽丽看着她的笑脸,心里也像被阳光照透了,暖暖的。原来幸福一直很简单——老天给什么,我们就安心收下,细细品味,这就是对生命最温柔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