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复学之路(你对孩子是溺爱还是关爱?)
发布时间:2025-09-22 00:20 浏览量:1
我:老师,怎么分辨我的行为到底是在关爱孩子,还是溺爱孩子?
复学指导师:如果你的做法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掌握技能、承担责任、成长为更好的人(即使过程让孩子或你暂时不舒服)这是关爱。
就比如,孩子体育训练很累,你共情并且给孩子按摩是关爱。孩子吵着不练了,你温和鼓励坚持,帮助孩子寻找突破办法,(哪怕孩子这时候责怪我们狠心)。你儿子厌学躺平,你学会拉动,建立电子产品规则保证他身心健康,经历孩子对抗期的阵痛也不气馁,但这也是关爱。
如果你的做法是为了让孩子立刻停止哭闹、避免冲突、让自己感觉好受点、或者单纯满足孩子(或你自己)的即时欲望,这是溺爱。
比如,孩子不停买超出家庭能力的球鞋,你不给他就威胁苦恼耍赖,于是你为了让自己不再被闹,就省吃俭用给他买了。再比如,孩子不想辛苦读书,在家玩手机不出门,家长恐惧冲突,就不再想办法引导,只一味接纳在了家里....这就是溺爱....
溺爱绝非真爱,会引发多重问题:
• 性格上,孩子易任性自私、不懂感恩,习惯需求被无条件满足,无法忍受被忽视。
• 独立性上,家长事事包办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住校时可能因不会洗衣收拾整理陷入困境,还可能遭同学嘲笑。
• 心理上,过度保护使孩子抗挫力弱,遇学习难题或人际矛盾就请假逃学,甚至沉迷网络找成就感。
• 社交上,孩子易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活动中不懂尊重、难合作,比如研学活动无视规则,给师生添麻烦。
很多人分不清溺爱与关爱,误以为对学习严格就不算溺爱。实则溺爱是无底线、无底线的纵容。
躺平后很多人把纵容当成了接纳,导致孩子一直就这么躺了下去再也走不出“温室”
PS:我们的休学妈妈互助群,不断总结孩子复学路上的问题和经验,目标是:孩子全员健康复学。申请进入说明原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