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万豪酒店拖鞋“循环使用”引争议:环保还是卫生红线?
发布时间:2025-09-22 10:02 浏览量:1
2025年9月20日,一则关于江苏常州一家万豪酒店的帖子在社交平台迅速发酵。一名住客发帖称,入住期间发现房间提供的白色布面拖鞋严重起球,更令人不适的是,鞋内竟残留有毛发。该住客质疑:“这是全新拖鞋吗?还是被前一位客人穿过的?”帖子配图清晰显示,拖鞋表面纤维松散、磨损严重,内部褶皱处确有异物。事件迅速引发关注,矛头直指高端酒店的卫生标准。9月21日,涉事酒店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出于环保考量,此类拖鞋经专业消毒清洗后会循环使用2-3次。这一“官方认证”的“循环使用”模式,瞬间将事件推向舆论风暴中心。
面对质疑,酒店方解释称,此举是集团推行的可持续发展举措之一。为减少一次性用品浪费,降低碳排放,酒店对部分客房布草(如拖鞋、浴袍)实行“可重复使用”政策。涉事拖鞋在客人退房后,会由专业洗涤公司进行高温消毒、杀菌清洗、烘干质检,确认无损后再次投入使用,每双拖鞋循环2-3次后报废。负责人强调:“所有流程符合国际酒店业卫生标准,安全无虞。”然而,这一“环保”解释并未平息众怒,反而引发更深层的质疑:环保,能否成为牺牲住客感官体验与心理舒适度的理由?
尽管酒店强调“消毒过关”,但绝大多数网友明确表示“无法接受”:
“心理障碍”论:“就算洗十遍,我也不能接受穿别人穿过的拖鞋,太膈应了!”“知情权缺失”:“为什么不提前告知?住客有权选择用不用。”“标准不一”:“牙刷、梳子都是一次性的,为什么拖鞋可以例外?环保不能选择性执行。”“高端酒店失格”:“万豪是五星级酒店,连基本卫生都保障不了?”更有网友翻出自己在其他国际连锁酒店(如希尔顿、洲际、凯悦)的类似经历,直言“不止万豪,很多高端酒店都在偷偷循环拖鞋”,行业潜规则被公开揭露。
此次事件,本质是环保理念与个人卫生边界的激烈碰撞。
支持循环者认为:“地球资源有限,减少浪费是大势所趋。”“只要消毒严格,重复使用没问题。”“酒店应提前告知,由客人自主选择。”反对者则强调:“拖鞋直接接触皮肤,属于高风险物品,必须一次性。”“‘环保’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高端酒店的核心是‘体验’,而不仅是‘绿色’。”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旅业卫生规范》并未明确禁止拖鞋重复使用,但要求“公共用品用具应一客一换一消毒”。对于“拖鞋是否属于‘公共用品’”,目前尚无统一界定,为酒店操作留下灰色空间。
事实上,近年来,包括万豪、希尔顿在内的多家国际酒店集团,为响应环保号召,纷纷推出“减少一次性用品”计划,逐步取消免费提供牙膏、梳子、拖鞋等。但执行中却出现“两难”:
完全取消:影响住客体验,遭差评;提供可循环款:被质疑卫生,同样遭差评。部分酒店采取折中方案:提供可降解一次性拖鞋,或高端布拖仅限套房使用。而常州万豪的“循环使用+未告知”模式,显然踩中了住客的雷区。
一根起球的拖鞋,
暴露的不只是卫生问题,
更是服务的傲慢。
环保,
本是文明的进步,
但当它以牺牲个体的尊严与舒适为代价,
便成了另一种倒退。
真正的可持续,
不是强迫住客接受“二手体验”,
而是:
提供选择——
你可以用环保布拖,
我也可以选一次性纸拖;
透明告知——
不把“循环”藏在消毒单里,
而是写在入住须知上;
尊重边界——
有些东西,
比如脚下的柔软,
比如心里的洁净,
不该,
被轻易“循环”。
愿所有酒店,
在追求绿色的同时,
别忘了,
最基础的,
是让客人,
踏进房间的那一刻,
脚底,
心间,
都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