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穿被侵犯时衣鞋出庭:生活和家庭全被毁了,舆论也没放过她

发布时间:2025-09-24 03:05  浏览量:1

01

痛苦不会被遗忘,当受害者穿着被侵犯时的衣鞋和丈夫十指相扣出庭,那是浴火重生。

9月23日,全国首例“性侵工伤认定”案当事人崔丽丽,和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在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开庭。

崔丽丽一方要求要求公司赔偿她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此前未发放的加班费,带薪年休假、未休假工资等共计约200万元。此前她是公司的销售总监,年薪过百万元。

开庭前,就在法院门口,当着无数媒体和围观者的面,她从车里拿出被侵犯那天穿着的长袖、衬衣、鞋子穿上,这身衣服曾经是她的耻辱,如今被她视为出庭的“战袍”。

“衣服和鞋子将共同见证,我是怎样去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的。”

直面痛苦要比接受痛苦难一万倍。

天知道,究竟要具备多大的勇气才能完成心理上的转变,正如与她十指相扣出庭的丈夫所言:走出这一步,对我们来说是最难的。

庭审结束后案件没有当庭宣判,还需要等待二次开庭或宣判。

由衷地祝愿她能胜诉。

02

我看了关于她的专访,发现即便她穿着被侵犯时的衣鞋,整个人显得颇为乐观,但其实事发两年以来,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依然存在。

就连穿这身衣服,也不是过一次“暴露治疗”。

这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迫患者通过接触恐惧源来缓解症状。

彻底豁了出去的崔丽丽甚至坦白透露,她和丈夫已经两年没有夫妻生活了,两个人都不能躺在同一张床上,那会让她觉得不安全,哪怕丈夫只是想拉拉她的手,她都会应激。

丈夫也直言不敢看妻子发的任何视频,即使刷到也会赶紧滑过去,这场遭遇不仅毁了崔丽丽17年的职业生涯,毁了她的人生,更毁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两人是高中同学,经受住了从校服到婚纱的考验。

事发前,这个家庭是轻松且愉快的,并且两人收入都不低,幸福指数碾压无数家庭,但如今官司一个接着一个地打,生活早已不复从前,“没有这件事的话,我们会活得很精彩。”

抛开崔丽丽的病情和始终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的精神压力不谈,现实的压力也接踵而至,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还没有退休金,小孩要抚养,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也少不了钱……

这些原本让夫妻俩不会焦虑的事情,如今都如一座座大山般压在眼前。

但崔丽丽无疑是幸运的,有一位始终愿意支持她、保护她、温暖她、鼓励她的好丈夫,宛如深渊里一束明亮的光,将她从泥潭里拯救出来,陪着她直面一场又一场官司。

可以说,没有这位丈夫的存在,崔丽丽走不到如今,甚至你我都不会知晓有这件事。

嫁人应如此。

舆论也没放过崔丽丽。

有人刷到她的新闻,说总是能没完没了地刷到她的消息,“烦死了”。

网上更是有很多劝两人离婚的声音,嫌她这个,嫌她那个,劝丈夫赶紧跟她离婚,躲得远远的。

说这话的人我只觉得非蠢即坏,要么是压根没有过任何感情经历,要么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不但没有任何共情能力,也不存哪怕一丝人性。

面对这些劝离的声音,我很认同崔丽丽丈夫那番铿锵有力的回应:

“遭遇这样的事情,99.99%的人都会去支持自己的爱人,劝离婚的人是当笑话在看,说话不经过大脑。假如你的孩子受到校园霸凌,你会把他遗弃吗?”

家人受到伤害,如果不能保护,反而想要抛弃,那才是真正的懦夫。

这些话同样也在伤害崔丽丽,是丈夫陪着她一次次走上“战场”,而她,“也最忍受不了别人骂我老公,我知道他为了付出了多少,痛苦的时候,都是他攥着我的手。”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她是在职场里被侵犯的受害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趁她醉酒侵犯她的老板王某,理应被恶语相向的从来都不该是受害者,而是作恶的罪魁祸首。

更何况,崔丽丽的维权不仅仅是为她自己,作为全国首例“性侵工伤认定”案的当事人,她用遍体鳞伤照亮了制度的盲区,也为无数不幸的后来者燃起了一盏指向明灯。

毕竟职场性骚扰这事儿,从来都不罕见。

03

或许就因为不罕见,侵犯崔丽丽的老板才敢猖狂至极。

他猖狂无所顾忌到了什么地步呢?

崔丽丽醉酒后,酒店前台紧盯监控,瞧见王某一直没将崔丽丽送回房间,便让保安前去敲门,要求他将崔丽丽送回,但王某直接摆手拒绝,并狠狠将房门踹上。

前台小妹继续盯着监控,瞧见崔丽丽仍然没有出来,便打去座机电话再次提醒,王某拒绝并直接挂断电话。

前台仍未放弃,又派保安前去敲门,房间里没有任何动静回应,仍不死心的王某用手捂着崔丽丽的嘴说,丽丽,你不要说话。

后来在崔丽丽到酒店查监控时,王某更是直接电话威胁酒店,说他们配合崔丽丽调监控是侵犯他的隐私,如果酒店把监控给她,就要告酒店。

最终,王某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而离谱的是,即便他已经进去了,目前王某仍然持有该公司21%的股份,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或许也正是他嚣张猖狂的底气所在。

更讽刺的是,受害者崔丽丽的照片满天飞,哪怕你不刻意搜索也能看见,施害者王某的肖像却被保护得挺好,网上关于他的信息也寥寥无几。

崔丽丽的生活已无法重建,她只能接受和痛苦共存,那宛如噩梦般的经历,就如《裸泳》里面所写的那样,“可能要到你死了才能忘记。”

相比之下,王某出狱后想要重建生活,可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