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踩着问题的石头,走稳自己的路
发布时间:2025-10-03 08:54 浏览量:1
清晨爬香山时,我盯着台阶上自己的路,从来不是顺着坡往下滑,而是踩着问题的石头,一步一步把自己抬到更稳的地方。
就像此刻我脚下的青石板,有的裂了缝,有的长了青苔,但每一步踩上去,都比年轻时更踏实——因为我知道,就算踩滑了,也能扶着旁边的树干站起来。
上周六和老周约着爬香山,刚到鬼见愁脚下,他的运动鞋带突然断了。那是他昨天刚从超市买的“中年养生鞋”,鞋底软得像棉花,他说“以后爬香山再也不用喊膝盖疼了”。
结果这根鞋带像跟他开玩笑似的,“啪”地断成两截。他蹲在地上翻背包,没找到备用鞋带,抬头冲我笑:“得,这就是中年的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鞋带断了,还是山顶的云散了。”
我正想掏手机给他叫外卖送鞋带,他已经扯了根路边的葛藤。那葛藤缠在老槐树上,绿得发亮,他捏着藤条搓了搓,说:“小时候在老家,我用草绳系过凉鞋,现在用葛藤系运动鞋,也算返璞归真。”
他把葛藤绕着鞋帮缠了三圈,打了个结实的结,站起来跺了跺脚:“走,继续爬,总不能因为一根鞋带,就放弃山顶的风。”
那天的山爬得很慢,我们一边走一边聊。老周说,上个月他所在的国企裁员,他差点被调去郊区的分厂,“当时我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调令,手心全是汗。
后来我去找主任,说‘我可以周末去郊区值班,但平时想留在总部,因为孩子马上愣了愣,说‘我怎么没想到,其实郊区的岗位可以轮班’。”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说:“昨天孩子模拟考进了全班前十,他说‘爸,你陪我,比你送我的游戏机管用’。”
爬到半山腰,我们去路边的茶铺歇脚。茶铺老板陈叔认识老周,笑着递过来两杯茉莉花茶:“你们俩还是这么爱爬香山?去年我这茶铺被房东涨了三倍房租,我以为要关门了,结果老周给我出主意,把后屋改成‘中年茶话间’,让加班的年轻人过来喝免费茶。
现在好多人特意来买我的‘解忧茶’,说‘陈叔的茶里有股子‘’的味道’。”
陈叔的茶铺很小,墙上挂着客人写的便签:“昨天被领导骂了,喝了陈叔的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高考失利,在这里坐了一下午,陈叔说‘我儿子当年也没考上理想大学,现在在深圳开公司,比我强多了’”。
陈叔擦着茶杯说:“我年轻的时候,遇到点事就哭,现在才明白,哭解决不了问题,不如泡杯茶,想想怎么解决,太阳刚好从云里钻出来。老周指着山下的北京城说:“你看那些高楼,有的电梯坏了,有的水管漏了,但它们还是站在那里,因为有人在修。
中年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愿意去修。”风里飘来松针的味道,我盯着他脚上的葛藤鞋带,突然想起《中国中年群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里说的:“83%的中年人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赚钱的能力’更能带来安全感。”
原来不是我们变坚强了,而是我们学会了——问题不是用来怕的,是用来“对付”的。
下山的时候,老周的葛藤鞋带还没松。他踩着青石板,一步一步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很稳。路过山脚下的便利店,他进去买了两双鞋带,说:“下次爬香山,带备用的,省得再用葛藤。”我笑着说:“其实葛藤也挺好的,比鞋带会用葛藤。”
那天晚上,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翻着手机里的照片。照片里,老周系着签纸在风里飘;山顶的太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突然想起心理学里的“问题聚焦应对策略”——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抱怨问题”上,焦虑就会变成行动的动力。
人到中年,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一点小事哭天喊地;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幻想“如果没有问题该多好”。我们学会了,像老周那样,用葛藤系鞋带;像陈叔那样,把涨房租变成“解忧茶”;像所有中年人那样,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碰到事情,就面对事情。
其实,中年的路,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就会比以前更稳一点;每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就会比以前更强大一点。就像香山的台阶,虽然有的裂了缝,但每一步踩上去,都美的风景。
那天睡觉前,我给老周发了条消息:“下次爬香山,我带备用鞋带。”他回:“不用,带根葛藤就行,比鞋带好玩。”我笑着放下手机,想起早上爬香山时,那句话:“中年人的快乐,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我知道,我能解决它。”
如果你也在中年的路上,遇到过像“断鞋带”这样的小问题,你是怎么“对付”的?是像老周那样用葛藤系鞋,还是像陈叔那样泡杯茶?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年人的“解决问题”,有多少种可爱的方式。毕竟,能笑着解决问题的人,才是生活里最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