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尾修鞋摊

发布时间:2025-09-22 20:13  浏览量:2

(六)

小城的青石板路像揉皱的旧地图,在交错的街巷里藏着一条被时光磨旧的老巷。墙根爬满墨绿青苔,雨痕在砖面上洇出深浅不一的印子,巷尾那方修鞋摊,倒像枚被摩挲得发亮的旧纽扣,嵌在这派沉静里。

我撞见它,是在个雨砸得人睁不开眼的午后。新买的皮鞋断了跟,泥水溅满鞋帮,脚踝还隐隐作痛。慌不择路拐进老巷时,便看见那抹褪色的蓝围裙——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皱纹顺着眼角往下淌,可手里捏着鞋钉的模样,倒比年轻人还利索。

“多好的鞋,糟了雨。”他接过鞋子时叹的那声,轻得像雨打树叶。只见他从木盒里拈出细针,蜡线在指间绕了两圈,针尖穿过皮革的瞬间,连带着岁月的沉静也缝了进去。我盯着他指节上的厚茧,看他用小锤敲钉子时手腕微顿的弧度,忽然觉得这修鞋的模样,比巷外商场里的橱窗还耐看。

没等我看够,巷口传来争执声。一个穿运动服的小伙子攥着双鞋,嗓门比雨声还大:“才三天就开线,你这手艺糊弄谁?”老人没抬眼,接过鞋翻来覆去看了看,指腹蹭过开裂的针脚:“小伙子,你走路总蹭着外沿,线自然受不住力。”

“你还想赖我?”小伙子把鞋往摊上一摔,周围几个躲雨的人顿时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劝。谁知老人弯腰捡起鞋,拍了拍鞋面上的灰:“没事,我再给你补补,不收钱。”小伙子愣在原地,耳尖慢慢红了,等老人重新递过鞋时,他攥着鞋帮低声道了歉,脚步都比来时轻了些。

后来我总绕路走这条老巷。有时是补双旧鞋,有时就站在摊边听老人说话——他说年轻时跟着师傅学修鞋,针脚要密得能兜住水;说巷口的槐树比他儿子岁数还大。他的话像巷里的风,慢悠悠的,却能吹走心里的躁。

我不知道这修鞋摊能在巷尾待多久,或许某天青石板路翻新,或许老人再也举不动小锤。但我总记得那个雨天,他捏着针线的模样,像把时光缝进了皮革里——那是快时代里少有的认真,是能让人想起“匠心”二字的、最温柔的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