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 “我不想上学”,我没骂他也没逼他,3 招让他主动背书包
发布时间:2025-10-20 10:47 浏览量:2
面对孩子“不想上学”,核心是先共情情绪,再解决问题,以下3招可引导孩子主动上学:
1. 第一步:共情接纳,卸下对抗(关键前提)
不要说“上学有什么好怕的”,而是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妈妈/爸爸知道你现在不想去学校,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呀?可以跟我说说吗?”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被指责”,他才愿意打开心扉,说出真实原因(如被欺负、怕考试、不喜欢老师等)。
2. 第二步:精准拆解,化解“上学恐惧”(核心动作)
根据孩子的真实原因针对性解决,避免笼统说教:
- 若因“害怕困难”(如作业难、怕提问):说“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在哪,作业不会可以先做简单的,老师提问答不上也没关系,勇敢举手就是进步”,帮孩子降低对“失败”的恐惧。
- 若因“缺乏兴趣”:说“今天学校有你最喜欢的美术课/体育课哦,还可以和XX(好朋友)一起玩,放学我们聊聊今天最有趣的事呀”,用具体的“期待点”替代模糊的“抗拒”。
- 若因“陌生焦虑”(如新环境):说“妈妈/爸爸送你到教室门口,等你适应了,我们再慢慢分开,放学我会第一个来接你”,用“安全感承诺”缓解不安。
3. 第三步:赋予掌控感,主动选择(驱动关键)
把“被动上学”变成“主动选择”,让孩子感受到掌控权:
- 给出有限选项:“今天想背蓝色书包还是红色书包?想穿运动鞋还是小白鞋去学校呀?”
- 让他参与“上学准备”:“明天的文具你想自己整理吗?可以把你喜欢的贴纸贴在作业本上哦”。
通过小事让孩子觉得“上学是我自己的选择”,而非“被强迫的任务”,主动感会驱动他愿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