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元阿迪鞋未出商场就开胶 维权反遭店长嘲讽:等着这钱过年吗?
发布时间:2025-10-28 05:23 浏览量:2
“鞋还没出商场门就裂了,维权反倒被当成要饭的?”江西南昌郭女士的愤怒质问,戳中了无数网友的痛点。她花1699元买下的阿迪达斯“零系列”跑鞋,孩子刚穿几小时就出现明显脱胶,而门店店长一句“你等着这一千块钱过年吗?”的嘲讽,让这场质量纠纷彻底升级为全网热议的服务丑闻。
荒诞现场:新鞋开胶半小时,店长甩锅又嘲讽
这场闹剧的时间线短得惊人。10月26日下午,郭女士在南昌万象城阿迪达斯门店为孩子购鞋,付款后带着孩子逛商场、吃火锅,前后不过三小时,孩子就发现新鞋鞋头处裂开了一道显眼的缝隙。“当时还没走出商场,鞋底和鞋面已经‘分家’了,一千多的鞋还不如几十块的帆布鞋耐穿。”郭女士立刻返回门店要求退货。
可等待她的不是歉意,而是一连串的刁难。店员先是反复追问“是不是自己抠坏的”,暗示人为损坏逃避责任;争执间,郭女士意外瞥见店长与店员的微信聊天记录,赫然写着“管她呢,我们就耗着她”的字眼,直白暴露了“拖字诀”应对策略。当郭女士提出要联系12315维权时,店长更是情绪爆发,接连抛出嘲讽:“你以为买的是十几万的东西?是一百万的房子吗?等着这钱过年吗?”。
更讽刺的是,记者赶到现场采访时,恰好遇上另一位顾客投诉——这位顾客两个月内从该店买了两双鞋,均出现脱胶问题,印证了这并非个例。郭女士最终在品牌巡店人员介入下成功退货,但那句充满鄙夷的嘲讽,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理疙瘩。
全网炸锅:是服务开胶,还是大牌傲慢?
事件经视频曝光后,迅速引发千万网友围观,#阿迪店长嘲讽维权顾客#话题单日阅读量突破3亿。网友的愤怒集中在两个层面:既是对“高价低质”的不满,更是对品牌傲慢服务的唾弃。
“1699元买的是‘一次性鞋’?”有网友晒出同款经历,称自己3000多元的阿迪椰子鞋穿半月就开线,客服以“穿着不当”为由拒绝退换;还有人吐槽,品牌将中低端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后,粘合工艺明显下降,“新鞋还带着胶水味,开胶像定时炸弹”。消费者的质疑直指核心:品牌溢价里本应包含的品质保障,如今成了“薛定谔的承诺”。
而店长的嘲讽更是点燃了情绪导火索。“最恶心的不是质量差,是把合理维权当成贪图小利。”有网友精准点出关键——消费者索要的从来不是一千多元退款,而是对权益的尊重。法律博主科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品自售出7日内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郭女士的诉求完全合法合规 。涉事店长的言行不仅违背服务准则,更涉嫌漠视消费者权益。
深层追问:道歉易,补信任难
面对舆论风暴,阿迪达斯官方迅速回应,称已启动调查,确认店员言行不当并致歉,涉事店长交由“内部处理”,但未公布具体处罚措施;涉事门店所属的胜道体育也紧急开展“服务培训”,要求店员接待投诉时“先倒杯水、改用安抚话术”。
可这样的补救难以平息质疑。有记者调查发现,胜道体育作为阿迪达斯主要经销商,仅南昌地区近两年就有十几条质量投诉记录,此前多以“补偿50元优惠券”草草了事,“拖字诀”早已是内部默认的应对策略。网友尖锐指出:“培训的不是服务,是演技。核心还是能不退就不退,保住门店KPI。”
这场风波暴露的,是部分国际品牌“重营销、轻品控、弱服务”的积弊。当品牌把精力放在推限量款、炒新配色上,却对生产线品控放松要求,对终端服务缺乏监管,所谓的“品牌价值”便会在一次次质量纠纷和态度傲慢中瓦解。正如网友所言:“消费者买大牌,买的是品质承诺和服务保障。当鞋开胶、服务也‘开胶’,再响亮的logo也撑不起信任。”
截至目前,郭女士已拿到退款,但她把那双开胶的鞋留了下来,“想提醒大家,贵不等于好,沉默就是纵容”。对阿迪达斯而言,辞退一个店长很容易,但要修补千万消费者心中的信任裂缝,需要的是对品控的敬畏、对服务的真诚,以及对每一位消费者权益的正视。毕竟,没有品牌能靠傲慢留住客户,能长久立足的,永远是过硬的品质和尊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