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鞋王”汪海84岁不想退休,被儿子儿媳“夺公章,软禁逼宫”?
发布时间:2025-10-31 08:48 浏览量:1
84岁的汪海,曾是让无数山东孩子骄傲的“鞋王”,如今却消失在公众视野,传出被自己的儿子、儿媳、孙子联手逼宫,连家门都被堵上了。
一个曾在央视喊出“中国制造”的老企业家,晚年却要靠写公开信,来保住自己一手带大的企业。
到底是老当益壮不肯交棒?还是儿子媳妇太心急想夺位?
这场家庭内斗,看似狗血,背后却藏着无数家族企业都绕不开的坑。
汪海出生在山东微山湖边的一个普通家庭,年轻时参了军,后来转业到地方。
那个年代,谁能当个厂领导,不光是能干,还得敢干。他正是这样一个人。
1970年代,汪海调到了青岛的一家国营橡胶厂。
厂子当时效益不好,解放鞋一堆卖不出去,工人没钱发工资。
汪海没等政策批文,也不按老套路办,直接带人上市场卖鞋。
别人还在等通知,他已经在集市上摆摊了。这一招破釜沉舟,厂里一下子活过来了。
到了1980年代,汪海亲自盯设计、搞推广,把“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这句广告打进千家万户。
那时候,双星的鞋就是“国货之光”,男生穿去踢球,女生穿着跳皮筋,一个个神气十足。
到了1990年代,双星成为全国鞋业老大,年销售几十个亿,甚至走出国门,卖到了东南亚、俄罗斯、非洲。
他本人被外媒称为“China Double Star的代言人”。
可就在最风光的时候,汪海突然把双星鞋业务从集团里剥离出来,搞了个新公司“双星名人”,自己成了这家新公司的实际老板。
这一步,他从国企将帅,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民企掌舵人。
创业容易守业难,特别是在家族企业里,更难的是“传棒”。
2022年,已经80岁的汪海,开始考虑接班人的事。
他把双星名人的大股东位置交给了儿子和儿媳设立的公司,股份一下子占到了将近六成。
可老爷子心里还挂着企业,自己依旧保留法人代表、董事长职位,说白了,公司的大事还是他说了算。
表面上看,一家人其乐融融。汪海经常带着孙子出席活动,照片里祖孙俩笑得灿烂。但实际上,公司内部早已埋下火药桶。
问题出在理念冲突。
汪军,也就是汪海的儿子,主张搞并购扩张,引进新品牌,做大规模。
汪海觉得这些“新打法”不靠谱,怕赔钱,不松口。父子俩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
而儿媳徐英,管着公司财务,是实权人物。
据说行事风格强势,对老爷子的指令,有时候阳奉阴违。这让汪海越来越觉得儿子儿媳有“另起炉灶”的心思。
矛盾在2024年春天爆发。
汪海突然发通知,把儿媳在公司所有的职务全撤了。理由是“管理能力不足”,但这纸通知像捅了马蜂窝。
几个小时后,汪海家门被人堵上——是他最疼的孙子汪子栋站在门口,不让他出门,还拔了家里的电话线。
与此同时,儿子和儿媳则带着几个人冲进公司总部,破坏监控、搜公章,准备“接管公司”。
这一波操作,几乎像演电视剧。有人报警后,警察赶到才解围。
汪海从屋里出来,赶到公司现场,一地狼藉,员工一脸懵,董事会也被搞黄了。
但这还没完。第二天,儿子一家人直接在双星新楼“另立山头”,发文任命新高管,暂停给汪海助理团队发工资,摆出一副“咱要接班了”的阵势。
第三天,他们又带人来总部抢资料柜,抢的是商标、人事资料、内部文件。
这场“夺权大戏”被汪海写成一封公开信,寄给了全公司。
老人家在信中说,这是“现代版的逼宫”,称自己的人身自由被限制,集团被非法接管。网上一看,全炸了锅。
很多人好奇,这家闹成电视剧的公司,到底现在还活着没?
双星这个品牌没死,但已经离主流市场越来越远了。
打开购物网站一搜,双星的鞋子均价几十块,设计老旧,多数是中老年人买。
相比李宁、安踏这类品牌,几乎没有话语权。年轻人眼里,它已经成了“爷爷级产品”。
其实早在2010年前后,双星就试图转型过。搞过地产,开过超市,甚至还做过轮胎。但每条路都走得不太顺,最后主打业务还是鞋子。
管理层的斗争,把这点可怜的品牌信任度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而对汪海来说,他一辈子拼命干的公司,到老年反倒成了他最痛的伤口。
那些曾在广告上喊“潇洒走世界”的口号,如今被人记起,却是因为“孙子逼宫”。
这场事件,其实不是个案。
之前河南的双汇集团,创始人和儿子也吵翻天;做酱油的李锦记,也因为继承人内斗上了法庭;
宁波的杉杉集团,创始人刚去世,家里就开始争遗产,直接把公司送进破产重整。
问题的根源,说到底是:创始人舍不得放,二代等不及要上,企业管理结构又不规范,想靠“血缘”来安排接班人,结果出事。
有人说,汪海太强势,一直不放手。也有人说,儿子儿媳太着急,刚拿到股份就“造反”。
其实最根本的是,双星的公司架构,一直是家族式的,一切靠汪海个人经验说了算,没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久而久之,就容易演变成“宫斗”。
没有规则,一切靠人情和信任,那么当信任垮了,就只剩撕破脸。
现在,汪海去向不明,儿子一家“掌大权”,公司处于权力更替的风口浪尖。
这一场家族内斗,没人是真赢家。
双星也许还能活一阵,但曾经的辉煌,怕是很难回来了。
那双黑底绿标的球鞋,曾陪着一代人跑操、上学、打球。它是很多人青春的标志。
可惜,如今它出现在热搜,却是因为家族互撕、警察进门。
这就像是一记耳光,打在那些只顾内部斗争、不顾企业命运的脸上。
当年,汪海在美国记者面前举着双星鞋高喊“中国制造”,这份骄傲也许他自己都忘了。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靠的不只是创始人的拼劲,也靠制度、传承与人心。
企业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死在最亲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