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我也,99个赞的早晨:热乎劲儿没焐三分钟!
发布时间:2025-08-10 06:14 浏览量:2
今儿早上醒得早,天刚蒙蒙亮,窗帘缝里漏进点光,照得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泛着白。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手已经摸过去了——这毛病改不了,写东西的人,就跟老农惦记菜地似的,总想着自己那几篇小文有没有人瞅。
解锁屏幕,指尖在APP图标上顿了半秒,还是点了头条。加载页面转了两圈,消息框那儿红得扎眼,一个“99”明晃晃挂着,后面还跟个小小的“+”。
我脑子“嗡”一下,跟被人敲了记闷棍似的,不是疼,是懵。
平时这框里能跳出三五个消息就不错了,今儿这数字,跟过年贴的红春联似的,热闹得让人不敢信。我盯着那“99”看了足足十秒,手指头都有点抖,点开的瞬间,心跳得跟揣了只兔子,扑腾扑腾撞得肋骨疼——这不就是中了小彩票的感觉吗?头天晚上还在愁某篇文的结尾怎么改,这会儿突然觉得,那些熬到后半夜的功夫,好像都结出果子了。
可点开消息列表,那点热乎劲儿就跟泼在水泥地上的水似的,没三分钟就凉透了。
哪是什么读者排着队点赞,全是一个头像,一个名字,在短时间里攒出来的数。从半个月前写的《巷尾的修鞋摊》,到昨天刚发的《窗台上的绿萝》,一篇不落,整整齐齐99个赞,连我自己都快忘了的《雨天的公交站》,也被翻出来点了。
我往下划屏幕,看着那一串“已赞”,像看一串没穿线的珠子,散得没章法。《巷尾的修鞋摊》那篇,我蹲在摊前看了五天,看老王师傅补鞋时总往锥子上吐口唾沫,看他给学生娃修鞋常少要五毛钱,看他收摊时把工具一件件擦得锃亮。光写他那句“针脚得比日子密才结实”,就改了三遍。可这条赞,跟下一篇《菜市场的辣椒》间隔了一分钟。
一分钟能干嘛?够老王师傅穿好一根线,够我咬口馒头,够公交站上的人抖掉伞上的水,可绝对不够把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看进眼里,更别说咂摸出字里藏的那些烟火气。
再看《窗台上的绿萝》,那是我盯着它发黄的叶子写的,写它怎么从生机勃勃到蔫头耷脑,写我查了七八个养花攻略,最后发现是因为浇水时总忘了转花盆,一边晒得狠,一边见不着光。结尾那句“原来植物也怕偏心”,是半夜睡不着琢磨出来的。这条赞,跟《雨天的公交站》差了还是一分钟。一分钟,连十行字可能都看不完。
我坐在床边,后背有点凉。想起前阵子写《爷爷的旱烟袋》,改到第七遍。第一遍写烟袋杆上的包浆,第二遍加了他抽烟时总瞅着墙角的老犁,第三遍补了他走后烟袋被老鼠啃了个豁口的细节。发出去那天,我对着屏幕里的字,好像真闻见了那股呛人的烟味。
这篇,也在那99个赞里,排第53。
心里头跟堵了团湿棉花似的,闷得慌。不是气,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就像你包了盘饺子,从剁馅到擀皮忙了一上午,端给人尝,人家筷子还没碰,先喊了声“真香”,然后转身就走——你知道他不是坏心,可那盘饺子的热气,好像一下子就泄了,凉得硌胃。
这人到底是图啥呢?
或许是好心办了糊涂事。就像小区里那热心的大爷,见谁都想搭把手,你扛袋米明明不费劲,他非抢过去,结果腰闪了,米也撒了半袋。他可能听人说“多点赞能帮作者上热门”,就一股脑儿全点了,以为是在帮忙,却不知道这连珠炮似的赞,在平台眼里更像串没分量的数字,搞不好还会被当成“刷数据”,反倒把文章藏得更深。这种好心,像夏天盖棉被,看着实在,捂得人喘不过气。
也可能是随手一滑的敷衍。就像走亲戚时,人家给你递水果,你明明不爱吃,也得接过来揣着,转头就放一边。他或许是清理关注列表时划到了我的主页,手指头没停住,管它写的是修鞋摊还是绿萝,点了再说。这种敷衍,像杯没沏开的茶,看着有茶色,喝着寡淡,连点茶味都没有。
再往坏处想,会不会是手滑?可99个啊,从半个月前划到昨天,屏幕都得翻好几页,总不能是手指头在屏幕上跳了段踢踏舞吧?
我对着那串“已赞”发呆,忽然想起上个月,有个读者在《修鞋摊》下面留了条评:“你写老王师傅补鞋时吐唾沫,我爹以前也这样,他走了五年了,看你文章时,我蹲在马路牙子上哭了半天。”那条评,我存成了截图,写文卡壳时就翻出来看——那才是字该有的分量,像块暖手宝,揣在怀里能焐热大半个冬天。
可这99个赞,轻得像蒲公英的绒毛,风一吹就散了,留不下一点痕迹。
晨光慢慢爬进窗户,照在手机屏幕上,那些“已赞”的字样有点反光。我叹了口气,把手机放下。其实也明白,这人大概率没什么坏心眼,可能就是觉得“点赞”是件不用费脑子的好事,随手就做了。就像路上遇见熟人,不管熟不熟,先笑一笑点点头,礼数到了,至于心里在想啥,没人深究。
只是可惜了那些字。它们像一群刚学说话的孩子,盼着有人认真听它们讲完一个故事,结果只等来一阵风,呼啦啦过了,啥也没留下。
我起身去洗漱,镜子里的自己还有点睡眼惺忪。水龙头的水哗哗流着,忽然想通了——写文这回事,就像在院子里种树,你浇水施肥,盼着它开花结果,可路过的人未必都懂它扎根多深,枝桠怎么伸。有人停下来仔细看,有人匆匆路过拍下手,都正常。
只是下次再看见消息框蹦出大数字,我大概不会再像今天这样,傻呵呵地以为中了彩票了。毕竟,真正让人踏实的,从来不是那串轻飘飘的数字,而是某个深夜里,有人在字里行间,悄悄跟你说了句“我懂”。
水龙头关了,屋里静悄悄的。我拿起手机,点开编辑器,今天想写篇《阳台上的麻雀》,昨天看它们在晾衣绳上打架,挺有意思的。至于那99个赞,就当是清晨一场没头没尾的风吧,吹过了,就过了。